【題目】讀下圖“我國東部地區某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等溫線b的值是
A.—6℃ B.—8℃ C.—16℃ D.—10℃
【2】下列屬于圖示季節內發生的地理現象是
A.該地區盛行偏南風
B.b地區河流水位高漲,洶涌澎湃。
C.候鳥遷往我國的南方地區
D.江淮地區陰雨綿綿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圖中乙地海拔是( )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500米
【2】【2】丙部位的地形是( )
A. 山谷 B. 洼地 C. 山峰 D. 陡崖
【3】【3】如果你在該地區野外考察,分別從甲地和丁地沿圖中線路走到丙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從甲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 B. 從甲地到丙地困難,因為坡度較陡
C. 從丁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 D. 從丁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B線是我國地勢中第 階梯與第 階梯的分界線。
(2)A線以東以北地區的地形以 和 為主。
(3)D線大體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該線東段的以北地區耕地類型以 為主,以南地區耕地類型以 為主。
(4)B線與C線都經過的山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四幅省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四省區中,①的日出時間最早
B.②為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區
C.③為山東省,我國人口最多的省
D.④簡稱黑,省會哈爾濱
【2】關于四省區自然.經濟方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省地處高原,地形平坦開闊
B.黃河流經②省區 ,且泥沙淤積嚴重
C.③省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
D.④位于我國北方,農作物以水稻種植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線表示的是我國西部開發中的___________工程,該工程起點所在省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終點城市為__________。
﹙2﹚與圖中D所在區域景觀相符的是( )
A.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廓酒旗風
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C.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D.到了昆侖山,氣息已奄奄;上了風火山,三魂已歸天
﹙3﹚A所在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__級階梯,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___________”
﹙4﹚根據甲乙兩地氣候圖表,可以判斷甲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氣候,乙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氣候,這兩類氣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特征,在我國,這兩種氣候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① 山脈, ② 盆地,⑥ 平原,⑦ 盆地。
(2)圖中代號為 的 山脈既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也是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
(3)圖中③為 (山脈),其南側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 。
(4)高原面積遼闊,能夠“開著汽車追黃羊”的高原在圖中代號為 ;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渠稠密,水田連片,有“水鄉”、“魚米之鄉”之稱的平原在圖中代號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下列代號表示的地形名稱:
A C E 。
(2)根據比例尺,量算甲、乙兩村的實際距離為 米,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上。
(3)E處的這種地形的相對高度最大不超過 米,最小不低于 米。
(4)如在圖中建一座水庫,大壩應修在 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表資料,回答問題。
(1)其中甲圖所示大洲是 ,其北部瀕臨 洋。
(2)根據甲圖判斷,該大洲地勢 高 低,河流呈 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其中長江、黃河均注入 洋。
(3)根據乙圖判斷,該大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A是 氣候,B地屬于 氣候,B、C、D三地的氣候差異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地域遼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據下圖完成各小題。
【1】下列關于圖中斜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B.是我國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
C.是我國人口的分界線
D.是漢族與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分界線
【2】圖中字母所在地區與下列民俗文化相關錯誤的是( )
A.藏袍是①地的民族服飾
B.②地的傳統民居是窯洞
C.③地喜歡吃麻辣的食物
D.④地有傣族慶典潑水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