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和某日太陽光照圖,完成下列要求。
(1)讀左圖,該地區的地形類型有 和 兩種。
(2)M村的海拔高度范圍是 ,量得M村到N村圖上距離是2厘米,兩村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3)右圖所表示的節氣是 ,在該季節內,M村的氣候特征是 。
(4)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考慮,M村適合發展 ,N村適合發展 。
【答案】(1)平原和丘陵
(2)200-300米 西南
(3)10
(4)夏至 高溫多雨
(5)林果業 (水稻)種植業(或淡水養殖業)
【解析】整體分析:該提以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圖甲)和某日太陽光照圖(圖乙)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地球公轉產生季節的變化,這部分內容是難點,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讀圖可知,圖中的海拔最高高度在500毫米一下,該地區的地形類型有平原和丘陵兩種。
(2)讀圖可知,M村的海拔高度范圍是200~300米,根據圖中的比例尺為1:500000,量得M村到N村圖上距離是2厘米,兩村的實際距離,500000×2=10千米。
(3)讀圖可知,北極圈內為極晝,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所以圖乙所表示的節氣是夏至,在該季節內,M村的氣候特征是高溫多雨。
(4)M村的海拔高度范圍是200~300米,地形為丘陵,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考慮,M村適合發展林果業,N村適合發展林果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四大區域各具特色,了解區域差異,認識區域地理要素的相關性是地理學習的重點,請按照區域學習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題目。
●區域分布:
(1)依據圖中信息,概括西北地區的地形特征.
●區域聯系:
(2)根據西北地區的區域特征及要素間邏輯聯系,補充完成下面問題。
海陸位置→氣候特點→農業生產方式
對應要素特點: → →畜牧業為主
●比較差異:
(3)區際差異:以南北方為例比較區域差異
①南北方地理分界線是 ,其意義有 (說出2點)
②舉一例說明南北方生產、生活方面的差異。
。
(4)區內差異:西北地區植被自東向西呈現出 的景觀變化,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及交通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鐵路線:G H
主要城市: M N
河流湖泊:B C
(2)A是 城市,別稱羊城,是珠江三角洲區域的中心城市。
(3)兩個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豐富 B.長江三角洲土地價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資源豐富 D.珠江三角洲毗鄰港澳地區
(4)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征?
(5)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都曾經是我國的商品糧基地,近年來農業生產的規模不斷縮小,主要原因是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史世紀》:“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讀東北地區略圖,回答下面小題。
【1】“白山黑水”在圖中分別是
A. 丙和① B. 乙和② C. 甲和③ D. 乙和④
【2】丁地形區的名稱為
A. 松嫩平原 B. 三江平原 C. 遼河平原 D. 東北平原
【3】關于該地區農業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大豆、高粱、谷子是該地區主要農業產品
B. 甜菜是該地區重要的糖料作物
C. 東北人口眾多,農業商品率較低
D. 該地區地形氣候要素優越,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穿過C大洋的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經線。
(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 、面積最大的大洋是 。(填圖中對應字母)
(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和歐洲、全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 。(填圖中對應字母)
(4)赤道橫穿 洲和 洲的大陸。
(5)“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我國福建省泉州市為起點,經過南海→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G 洋→紅海→E 運河→經過地中海→到達歐洲各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