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結合如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山脈會消失
B.②山脈會消失
C.紅海會縮小
D.地中海會縮小
【答案】D
【解析】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讀圖可知,①山脈為阿爾卑斯山脈,該山脈處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交界處,兩板塊不斷碰撞擠壓,山脈將會不斷增高,故A錯誤;②是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板塊不斷碰撞擠壓,山脈不斷增高,故B錯誤;紅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板塊不斷張裂拉伸,紅海面積將會不斷擴大,故C錯誤;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兩板塊不斷碰撞擠壓,地中海面積將會不斷縮小,最后消失,故D正確。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探究小組在某山地觀測到的氣溫結果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下列四個選項中與圖中丙地氣溫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2).造成甲乙丙丁四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差異
B.緯度差異
C.海陸分布差異
D.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0月5日,中國兩艘商貿船在“金三角”湄公河河段遭劫,13名中國籍船員遇難.2012年4月25日,“湄公河慘案”首犯、緬甸人糯康在老撾被抓獲.2013年3月1日,糯康等四名慘案主犯在中國云南被依法執行死刑.為維護過往船只安全,中國聯合周邊國家部署武裝力量,加強湄公河“金三角”河段的護航行動.
“金三角”位于緬甸、泰國、老撾三國的交界處.下列關于“金三角”及其周邊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緬甸、泰國、老撾都是我國的陸上鄰國
B.“金三角”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C.緬甸、泰國、老撾都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D.流經“金三角”的湄公河發源于中國,注入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把發射“嫦娥一號”衛星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020E、280N)的經緯度寫成了(1020E、280),地球上與該同學寫法相吻合的地點有幾處
A. 1處 B. 2處 C. 3處 D. 4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政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字母)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均位于;跨經度最大的省區是 .
(2)秦陵兵馬俑位于F省的行政中心附近;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族,主要分布在(填E省區全稱).
(3)D處是省,G處是(國家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六大板塊示意”,完成下列要求:
(1)由堅硬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非整體一塊,而是分成大板塊。它們是:A板塊,B板塊,C板塊,D板塊,E板塊,F板塊。
(2)六大板塊是不斷著的。當板塊運動時,地球表面分屬不同板塊的大陸,便出現現象。
(3)板塊與板塊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紅海、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成因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地理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脈考察時,發現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說明。
(2)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板塊和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3)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2013年11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再次噴發。該地多火山的原因是。
(4)讀圖可知,紅海面積會不斷 , 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