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河湖眾多,號稱“魚米之鄉”,同時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城市最密集地區,旅游資源豐富。
材料二: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示意圖(圖1)、長江三角洲地區鐵路交通示意圖(圖2)和甲市某年氣候資料圖(圖3)
(1)長江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提供了便利的_____運輸(交通運輸方式)。
(2)圖中城市甲的氣候類型為_____。
(3)借助本區域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長江三角洲的人們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這種現象叫“_____”。
(4)簡析長江三角洲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的自然條件_____。
【答案】水路 亞熱帶季風氣候 同城效應 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渠稠密,土壤肥沃。
【解析】
本題考查以常見三角洲為例,考查長江對長三角的交通作用,氣候類型判斷及長三角魚米之鄉的自然條件等。題目中第三小題、第四小題綜合性較強。
(1)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提供了便利的水路運輸。
(2)依據位置,圖中城市甲為上海,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3)借助本區域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長江三角洲的人們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這種現象叫“同城效應”。
(4)長江三角洲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的自然條件是該地位于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位于長江下游地區,河流、湖泊眾多,為種植業的發展提供優越的條件;同時水域眾多,水產品豐富,為沿岸地區人民提供充足的事物來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將下面數字和相應的工業基地連線:
① 遼中南工業基地
② 京津唐工業基地
③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④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國工業分布有什么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清明節期間,小明去上海及周邊地區旅游時拍了兩張照片,下圖是上海市和同里水鄉的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同里水鄉的屋頂坡度大主要是受( )
A.氣溫的影響B.地形的影響
C.降水的影響D.農業生產影響
【2】與同里水鄉景觀相比較,上海市的景觀特點正確的是( )
A.公路交通發達B.房屋高度低
C.學校、醫院少D.自然景觀多
【3】下列對同里水鄉有保護作用的行為是( )
A.破舊的民居一律拆除,美化環境
B.對參觀水鄉的游客數量進行控制
C.旅游時在墻面上隨意刻字、涂鴉
D.隨意向河里丟廢棄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比例尺為1:1000 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為3.5厘米,該地的實地距離為( )
A. 350千米 B. 35千米 C. 3500千米 D. 3500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鉛筆向平面鏡移動,鉛筆在鏡中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 變”);用鉛筆尖頂在平面鏡上,測得鉛筆尖的像距鉛筆尖為4mm,則鏡子的厚度是 .要使鉛筆和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垂直,則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應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勞動人口(16~59歲)增長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我國勞動人口增長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2010年勞動人口總量最多
B.2012年勞動人口總量最少
C.2014年勞動人口出現負增長
D.2010~2012年勞動人口總量不斷減少
【2】2016年我國開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主要是為了
A.不斷提高人口素質B.解決人口負增長問題
C.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D.解決人口分布不均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理興趣小組準備外出考察,地點如圖所示,為避免暴雨引發山洪而產生危險,要求同學們不要沿山谷行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量得甲、乙兩橋圖上直線距離是1.2厘米,則實際距離是()
A.1000米B.500米C.600米D.1200米
【2】圖中四條登山路線坡度最陡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圖中表示山谷的路線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是以南極為中心的局部經緯網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___方向。
(3)地球自轉一周時,甲乙丙丁四地經過距離最短的是________。
(4)乙、丙兩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