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于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全長約55千米,中間段是6.7千米長的海底隧道,2018年10月24日9時正式通車。通車后,極大縮短了珠海、香港、澳門三地之間的時空距離。
材料二長江三角洲地區圖、珠江三角洲地區簡圖和港珠澳大橋簡圖。
(1)港珠澳大橋聯系了我國的三個省級行政體,夏秋季節大橋建設時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是 。
(2)能源短缺限制了兩地區的經濟發展,試從“開源”角度列舉解決措施。
(3)改革開放以來,有人把我國沿江對外開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國東部海岸線似“弓”,長江似“箭”。請分析作為“箭”的長江為“箭頭”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哪些優越的條件。
(4)港珠澳大橋中間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其主要目的是
(5)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包括
①加強港澳與珠三角地區的聯系
②促進港珠澳地區經濟協同發展
③促進港珠澳地區重工業的發展
④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臺風
(2)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建立核電站等(至少兩條)
(3)便利的水運;豐高的水資源;加強了長三角與沿江城市之間的聯系等(至少兩條)
(4)便于大型船舶通航(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5)B
【解析】
根據長江三角洲地處長江入海口,海陸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但是礦產資源匱乏;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珠澳大橋位于南海北岸;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珠海市,進行分析解答。
(1)港珠澳大橋聯系了我國的香港、澳門和廣東三個省級行政區,在夏秋季節大橋建設時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是臺風。
(2)能源短缺限制了兩地區的經濟發展,可通過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工程。建立核電站等緩解當地的能源緊張問題。
(3)改革開放以來,有人把我國沿江對外開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國東部海岸線似“弓”,長江似“箭”,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水運,豐富的水資源,加強了長三角與沿江城市之間的聯系等。
(4)港珠澳大橋中間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大型船舶通航。
(5)港珠澳大橋的修建加強港澳與珠三角地區的聯系,促進港珠澳地區經濟協同發展,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27-30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分別是悉尼(34°S,151°E)、雅典(38°N,24°E)、北京(40°N,116°E)、倫敦(52°N,0°),關于四座城市地理位置的說法錯誤的是()
A.均位于中緯度地區
B.均位于北溫帶
C.均位于近海地區
D.均位于東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北京某校的小林同學在不同的節氣 觀察正午自身影長的變化,總結出節氣不同,正午的影子也有明顯。
【1】地球從甲節氣到乙節氣,小林的影子長度變化是 ( )
A.越來越長B.越來越短C.保持不變D.先變短后變長
【2】不同季節,小林正午影子長度不同的原因是 ( )
A.地球公轉B.地球自轉C.地殼運動D.氣候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京滬高速鐵路全線將優先采用“以橋代路”方式開工建設,其主要目的是
A. 展現我國世界一流的鐵路修建技術水平 B. 節約東部地區的土地資源
C. 投資大,拉動我國的經濟增長 D. 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
A. 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 B. 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C.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D. 自然資源十分匱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