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C點的地理坐標是( )
A.0°,20°W
B.0°,30°W
C.30°N,30°E
D.90°N,20°E
(2)A點位于B點的( )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若今天是1月30日,此時關于圖中A,B,C三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地晝夜等長
B.C地晝夜平分
C.A地與B地相差10小時
D.B地晝短夜長
【答案】
(1)B
(2)A
(3)B
【解析】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1)讀圖分析可知,圖中兩條經線間隔30°,C位于0°經線以西,其經度為30°W,C點位于赤道上,緯度為0°,因此,C點的地理坐標是30°W,0°。
(2)地圖上方向的判讀有多種方式,在經緯網地圖上,依據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分析可知,A點位于B點的東北方向。
(3)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夜等長;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最長夜最短;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最短夜最長.南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相反。1月30日位于冬至日與春分日之間,太陽直射點由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由此可知:
A地晝短夜長,故A錯誤。
C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故B正確。
A地與B地經度相隔30°,每15°為1時區,相鄰兩時區之間相差1小時,A地與B地相差2小時,故C錯誤。
B地晝長夜短,故D錯誤。
所以答案是:(1)B;(2)A;(3)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理小組在夏至日(6月22日),開展了學校旗桿的正午影長觀測活動。左圖為學校一角示意圖,右圖為當日正午地球光照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觀測小組從教學樓前往旗桿處,在左圖中的距離為2厘米,實際
A. 向東走20米B. 向西走200米
C. 向北走2000米D. 向南走2米
【2】長期觀測發現夏至日與其他日期比較,正午學校旗桿影子
A. 方向不同B. 只今天朝北
C. 最短D. 最長
【3】該學校有可能位于右圖中的
A. 甲處B. 乙處C. 丙處D. 丁處
【4】一年中,正午旗桿影子長短變化是因為地球的
A. 形狀B. 大小C. 自轉D. 公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圖,回答問題。
(1)要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位置一般包括位置和位置。
(2)從經度來看,我國位于半球,從緯度來看,我國位于 半球。
(3)請配對。
A.我國南北相距5500千米 | ①我國東部降水豐富 | |
B.我國東臨太平洋 | ②我國發展多種經營 | |
C.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大陸南部 | ③我國東西時差可達四小時 | |
D.我國東西相距5000多千米 | ④我國大部分地區地處北溫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西部地區沙塵暴天氣系統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沙塵暴多發于冬春季節,此時西北和北方地區降水 ,地表土質干燥松散,當大風刮過時,將大量沙塵卷入空中,形成沙塵暴天氣。
(2)沙塵暴是在 季風的影響下形成,其分布地區主要是 氣候(填氣候類型)。
(3)圖中數字所示的四大牧區中,未受到沙塵暴影響的是 牧區(填序號),該牧區特有的動物是 和 。
(4)北方路徑經過 高原和 高原,由于 等治沙措施效果顯著,影響華北地區的沙塵次數總體上呈減少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