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于其境內的兩大洲的分界線①是山脈、②是河。
(2)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寒冷,主要原因是。
(3)俄羅斯亞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卻沿南部山區修建,這是為什么?。
(4)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該國工業發展的基礎與日本有什么不同?。
(5)近年來,俄羅斯與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迅速,從俄方輸入我國的能源主要是。我國也有大量生活日用品輸往俄方出售,請你解釋該國大量輸入生活日用品的原因。。
【答案】
(1)烏拉爾;烏拉爾
(2)俄羅斯緯度高,北極圈穿過其北部,國土一小部分位于北寒帶內
(3)南部地區氣溫較高,農作物分布、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
(4)日本礦產資源缺乏,所需原料需進口,俄羅斯資源豐富,工業分布靠近原料產地
(5)石油;該國重工業發達,生活日用品生產相對滯后;而我國生活日用品豐富,且物美價廉。
【解析】(1)亞洲、歐洲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2)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寒冷,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緯度高,北極圈穿過其北部,國土一小部分位于北寒帶內。(3)俄羅斯亞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卻沿南部山區修建,原因是南部地區氣溫較高,農作物分布、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4)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該國工業發展的基礎與日本不同,其表現是:日本礦產資源缺乏,所需原料需進口;俄羅斯資源豐富,工業分布靠近原料產地。(5)近年來,俄羅斯與我國能源貿易加快,從俄方輸出的能源是石油。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重工業發達,能源、鋼鐵、機械、化學和航天航空地位突出,日常消費品制造業發展比較緩慢,日常消費品需進口。
故答案為:(1)烏拉爾;烏拉爾;(2)俄羅斯緯度高,北極圈穿過其北部,國土一小部分位于北寒帶內;(3)南部地區氣溫較高,農作物分布、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4)日本礦產資源缺乏,所需原料需進口,俄羅斯資源豐富,工業分布靠近原料產地;(5)石油;該國重工業發達,生活日用品生產相對滯后;而我國生活日用品豐富,且物美價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題:新華網北京2015年2月1日電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融合一二三產業,涵蓋生態、文化、歷史等內容的鄉村旅游,做了前所未有的濃墨重彩的描摹。文件提出,要扶持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游村鎮,打造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休閑產品,全面向全球,推廣“美麗中國”。
下列有關“美麗中國”的景觀圖片中,反映我國南方地區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臺灣省、______、______、云南省.(填省區全稱)
(2)①是______.(填省區簡稱)(1分)
(3)與②相鄰的省區有______自治區、青海省、______省和云南省.
(4)江蘇東臨的海域③是______海;④是______海峽.
(5)我國疆界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⑤是______(國家);⑥是______(國家).
(6)我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其中⑦是______(國家);⑧是______(國家).
(7)按由北自南的順序,寫出我國沿海省份的行政中心_________(刨除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島嶼,共8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日本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采用大型農業機械作業
B.發展規模較大的企業化種植
C.精耕細作,以生產棉花為主
D.精耕細作,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太平洋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中海域的氣溫空間分布規律是
A. 由北向南遞減 B. 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C. 由南向北遞減 D. 由大洋中心向東西兩側遞減
【2】影響上圖中氣溫空間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C.地形因素 D.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演示過程中,撥動地球儀的正確方法是
A. 自東向西 B. 自西向東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2】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是
A. 晝夜現象 B. 晝夜更替現象
C. 四季變化 D. 晝夜長短變化
【3】地球自轉的周期為
A. 一年 B. 一月 C. 一周 D. 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