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區域差異顯著,自然、人文條件各異。結合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小強剛剛旅游回來,在他的旅游札記中有這樣的記錄“憑良心講,騎駱駝真的是很恐怖的記憶,尤其是從駱駝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從二樓降到一樓。”
(1)材料二中小強所去的區域是 (填字母),該區域自東向西自然景觀呈現草原向荒漠的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區域A與B的分界線是 山和祁連山,其劃分的主導因素是 。
(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線、城鎮集中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其原因是 。盆地內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該資源屬于 (可再生資源或非可再生資源),西氣東輸工程將這里的資源運到長江三角洲地區,對其發展的有利影響是 (一條即可)。
(3)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 ,有利于作物生長。通過大面積開荒“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但卻導致濕地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為保護環境,請提出合理化建議_________(一條即可)。東北三省主要依靠 條件,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4)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核心城市是 。城市之間聯系日益緊密,人們往返于不同的城市,呈現出“同城效應”,這種生活方式依據的條件是 。
【答案】(1) A 、 海陸位置 、 昆侖 、 地勢
(2) 有充足的水源 、 非可再生資源 、 緩解資源不足的問題、增加就業機會
(3) 冷濕 、 減少耕地面積的擴大、合理利用土地 、 自然資源
(4) 上海 、 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解析】(1)由題目可知,材料二中小強在旅游游記中記錄他騎駱駝,說明他所到區域是上圖中的A區域,該區域自東向西自然景觀呈現草原向荒漠的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受海陸位置的影響,自東向西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區域A和B之間的分界線是東西走向的昆侖山和祁連山,其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
(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線、城鎮集中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其原因綠洲地帶水源比較豐富;盆地內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該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西氣東輸工程將這里的資源運到長江三角洲地區,對其發展的有利影響是增加財政收入等。
(3)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長.通過大面積開荒“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但卻導致濕地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為保護環境,可采取退耕還濕、還草的措施;東北三省主要依靠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4)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核心城市是上海,城市之間聯系日益緊密,人們往返于不同的城市,呈現出“同城效應”,這種生活方式依據的條件是便利的交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祁連山麓某河流沖積扇及綠洲分布示意圖,該綠洲分布著數個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完成下面小題。
【1】發育于祁連山脈的河流水源補給構成中,越往西,冰川融水補給所占的比重越大,主要原因是
A. 光照西強東弱 B. 海拔東高西低
C. 氣溫東高西低 D. 降水東多西少
【2】圖中綠洲區發展玉米種子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A. 氣候干旱,利于種子晾曬 B. 耕地遼闊,利于規模生產
C. 交通便利,靠近玉米產區 D. 技術先進,勞力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國輪廓圖”,回答下面小題。
【1】有關四個國家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甲國地勢西高東低,高原面積廣闊
B. 乙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旱雨季分明
C. 丙國河流較少,但中部地區地下水豐富
D. 丁國有世界最長的河流流經
【2】有關四個國家經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國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膠生產國
B. 乙國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C. 丙國的經濟支柱產業是服務業
D. 丁國最主要的經濟支柱是長絨棉的生產和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中國空白行政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臺、 、 、滇。(填省區簡稱)
(2)①是 自治區,與其接壤的內陸國是 。
(3)我國東臨的海域③是 海,④是 海峽,該海峽西側的省區是 省。
(4)我國疆界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2.2萬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的⑤是 (國家),⑥是 (國家)。
(5)我國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其中⑦是
(國家),⑧是 (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降水量受海陸位置影響最明顯的地區是
A.赤道 B.中緯度地區 C.高山地區 D.兩極地區
【2】赤道地區一般年降水量為
A.200mm左右 B.500mm左右 C.1000mm左右 D.2000mm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A點位于B點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東方向 D.正西方向
【2】B點的經緯度是
A.23.5°N,90°E B.23.5°N,90°W
C.23.5°S,90°E D.23.5°S,9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局部地區板塊示意圖”,完成以下小題。
資料:2014年11月3日凌晨 1點12分59秒,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東經103.3°)發生3.2級地震。我國西南地區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區。
(1)寫出魯甸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標:經度: ,緯度: 。(必須用字母表示經緯度)。
(2)寫出甲板塊的名稱: 板塊,乙板塊名稱 板塊。
(3)魯甸靠近的丙地震帶的名稱是 (選擇)。
A: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4)喜馬拉雅山是由乙板塊和丁板塊的 運動形成的(選填:張裂或碰撞)。
(5)從圖中板塊的運動方向可以預測:地中海慢慢變小,甚至消失,而紅海將不斷擴大,請用所學的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其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8月第31屆夏季奧運會將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開幕,下列有關巴西敘述錯誤的是
A.擁有大量的熱帶雨林 B.人口顯著特征是混血種人多
C.工業分布靠近原料產地 D.位于非洲,東臨大西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