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學者阿里斯塔克就提出過“日心說”。( )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解決長江三角洲地區能源缺乏狀況,我國實施了多項輸電、輸氣工程(如下圖),對促進能源產地和消費地的經濟持續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如“皖電東送”工程建成后,每年輸送的電力相當于為上海新建了6座百萬千瓦級的火電站,向外輸送能源的同時,也促進了安徽能源產業的大力發展。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說出我國南方地區 能源豐富,它彌補了 能源匱乏的不足。
(2)我國在長江上A處建設了大型水電站,這里蘊藏著巨大水能資源的原因是。
(3)“皖電東送”是利用安徽省豐富的資源發電,輸送長江三角洲地區。近幾年,人口密集的東部地區空氣質量越來越差,請說明通過“皖電東送”的輸電形式,對東部地區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兩方面帶來的好處、。
(4)從能源礦產的分布和社會經濟因素兩方面,分析說明長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原因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十一五”規劃中把推進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放到重要位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位于環渤海地區的工業基地有 工業基地和京津唐工業基地。
(2)分析京津唐工業基地發展鋼鐵工業有利的資源條件。
(3)首都鋼鐵公司搬出北京,有利于北京( )
A.提高空氣質量 B.減少沙塵暴 C.改善水質 D.減少噪聲
(4)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北京市面臨哪些問題?請就某一問題提出一項有利于改善北京環境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東地圖填空:
(1)中東地處“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三洲”是指① 洲,② 洲,
③ 洲,“五海” 是指A 海,
B 海,C 海,D 海,E 海,
(2)中東地區 (礦產)資源豐富,該資源主要分布在F 及其沿岸地區。從F海灣出來必經過的海峽G是 。
(4)中東地區主要是 氣候, 資源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是北方地區,B是_______地區, A、B兩區以_______一線為界。
(2)A、B兩區的分界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
(3)A和D兩區的分界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_____。D地區主要自然特征是 ,主要的農業類型是 農業。
(4)C和其他三個地區分界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
(5)圖中C是_____地區,其主要自然特征是 。其主要的農業類型是 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相關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
(1)澳大利亞有很多特有生物,如________(寫出兩種即可)。
(2)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發展了________業和________業。
(3)澳大利亞有三大牧羊帶,其中粗放牧羊帶平均每公頃僅可放養0.2只羊,生產很不穩定。結合圖示信息,簡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4)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________業發展迅速,超過了工業和農牧業,成為其經濟支柱。
(5)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根據圖示,分析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區的農業生產,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是( )
A.西北地區開墾草原,利用豐富的光熱資源發展種植業
B.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大面積的冬小麥
C.東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種植甘蔗
D.青藏高原河谷地帶種植青稞、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中國局部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地的傳統民居最注重通風和防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造成②、③兩地農業生產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土壤B.市場C.海拔D.緯度
【3】圖中四地( )
A.夏季氣溫①地比②地低B.全年日照時間②地比③地長
C.年降水量③地比④地少D.均位于我國西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