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看下圖,分別標出A、B、C、D的二分二至日的名稱和時間。
(1)地球公轉方向_______。
(2)A (______) __月___日前后,B (_______) ___月____日前后,C (________) __月__日前后,D (________) __月___日前后。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5年4月25日,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尼泊爾發生了8.1級地震,關于尼泊爾地震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處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B.處在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C.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D.由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張裂拉伸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兩極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斯瓦爾巴群島上的北極考察站,同南極長城站一樣,都沒有極晝極夜現象。
B.南極圈內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和拉普人。
C.我國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建北極考察站,是在1989年2月。
D.南極地區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淡水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B、D兩點的經緯度位置:
B 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判斷下面兩點所在的東西半球:
A__________;C__________。
(3)B點屬于__________(高、中、低緯度)。
(4) B在A的_________方向。
(5)A、B、C、D、E五點中,位于寒帶的是_______;終年炎熱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分別是南美洲和南亞最大國家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按照其經濟發展水平,甲乙兩國均屬于__________國家;影響甲國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__。
(2)乙國的A河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的河流,試從地形、氣候等方面分析其主要的形成原因。
(3)圖示陰影為兩國主要工業區,試分析其發展的共同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組織同學去下圖所示地區進行野外考察,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甲村所在地區的地形類型是(______)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2.乙河流自______向______流。
3.丙河段非常適合進行驚險刺激的漂流活動,理由是 。
4.在等高線圖中,A、B兩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A______,B______。如果在上述兩地中選擇一處開展攀巖活動,選擇在______地比較合適。
5.如果在圖中某地選址建一座水庫,請在比較合適的地方用“×”標注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澳大利亞的農業部門主要以
A. 種植桉樹、養殖袋鼠為主
B. 小麥種植以及養羊業為主
C. 開采煤、鐵等礦產為主
D. 出口袋鼠和樹袋熊為主
【2】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區是
A. 東南沿海一帶 B. 中部大自流盆地
C. 西部低緩的高原 D. 東部的大分水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一帶一路示意圖”(下圖)和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7年5月,在中國北京首次主辦首倡的國際合作,“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材料二 傳統全球化是歐洲人所開創的,美國人所發揚的,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區、海洋國家先發展起來,陸上國家、內地則較落后,造成貧富差距、地區發展不平衡。
中國主動向西推廣中國優質產能和比較優勢產業,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將使沿途、沿岸國家首先獲益,也改變了歷史上中亞等絲綢之路沿途地帶只是作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過道而成為發展“洼地”的面貌。
“一帶一路”鼓勵向西開放,帶動西部開發以及中亞、蒙古等內陸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實現全球化再平衡。推動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1)“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首倡國家是_____________。
(2)絲綢之路經濟帶從西安開始,向西主要經過我國的________地區(填字母),亞洲的中亞、________等地區,連接歐洲________地區的莫斯科,到達歐洲西部的鹿特丹。
(3)“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開始于我國的________(填圖中字母)地區沿海,通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向南向西到達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西部,通過________洋、________洋、大西洋,加強了亞太地區和亞歐各國的經濟聯系。
(4)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________優勢、________優勢等轉化為___________優勢,使沿線國家受益,改變絲綢之路沿途地帶的經濟發展洼地面貌,實現全球化的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