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我國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數量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2000年到2010年,我國人口總量( )
A.明顯減少B.停止增長C.保持高速增長D.增長速度放緩
【2】我國實施“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主要背景是人口( )
A.出現負增長B.死亡率增高
C.老齡化現象嚴重D.向國外大量遷移
【答案】
【1】D
【2】C
【解析】
根據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了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長率較低,但是也使中國過快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進行分析解答。
【1】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大約少生了約4億人,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從2000年到2010年,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較長的時期內,人口總量還將持續快速增長,但是增長速度放緩;結合題意。故選:D。
【2】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結合題意。故選:C。
考查我國的人口政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疆域及周邊地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A是 (國家),
(2)圖中,數字①是 (海洋),②是 (海洋),溝通①和②的海峽是 .
(3)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所在的省區③是 ,其行政中心是 .根據長江.黃河的流向判斷我國的地勢特征是 .
(4)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影響其水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5)圖中,北回歸線共穿過的4個省區,自西向東是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臺灣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② , ③ ;
河流:④ ;地形區:⑤ 盆地;
省區:⑥ (全稱);
行政中心:⑦ 市.
(2)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國家),B (國家),C 海.
(3)⑥省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________;⑥省區與⑦省區相比,⑥省的人口密度________(大于或小于)⑦省,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總特點是 ;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俄羅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唯一地跨兩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B. 傳統的歐洲國家,首都位于西西伯利亞平原
C. 地域廣闊,臨兩大洋、跨三大洲
D. 工業、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線表示 的分界線,B線表示 的分界線。
(2)圖中C、D、E三線表示我國雨帶移動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____線。當我國雨帶推移到C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________天氣。當雨帶推移至D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________天氣。
(3)我國夏季風進退的快慢與 有關,雨帶的降雨類型屬 雨。
(4)下列有關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正確敘述是 。
A.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風區
B.非季風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
C.季風區既受冬季風影響,又受夏季風影響
D. 非季風區既不受冬季風影響,也不受夏季風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開播了,導演組給爸爸和孩子們制定了四條旅游路線。讀下面“旅游路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沿著路線1,我們探訪了蜀地的樂山大佛和西藏的布達拉宮
B. 路線2與我國人口密度分界線大體一致,此線以東人口少,以西人口多
C. 沿著線路3,我們看到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中國第一長河——長江
D. 夏季可以選擇路線4,感受同一時期南北氣溫的差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