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脊梁”,從而促進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進而打造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香港、澳們兩地描述正確是( )
A.都位于珠江口東岸B.都有半島和島嶼組成
C.都屬于熱帶季風氣候D.支柱產業都是博彩業
【2】在該橋修建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 )
A.臺風B.暴雪C.凌汛D.沙塵暴
【3】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包括( )
①極大縮短珠海口兩岸車程 ②促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
③促進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④加強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的聯系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港珠澳大橋全長約55公里,中段是6公里長的海底隧道(下圖),港珠澳大橋中部建設成海底隧道,主要是為了( )
A.減小施工難度B.縮短通行距離
C.加大橋面的寬度D.便于大型輪船通行
【答案】
【1】B
【2】A
【3】B
【4】D
【解析】
【1】根據所學的知識和讀圖可知,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岸,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岸,故A錯;香港、澳門都有半島和島嶼組成,故B正確;香港、澳門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故C錯;澳門的支柱產業都是博彩業,香港的主導產業是對外貿易;故答案選B。
【2】港珠澳大橋橫跨珠江入海口,這里是屬于南海海域,在修建過程中,最容易遭受臺風的危害,故A正確,暴雪不容易發生在南部沿海,容易發生在北方和西北地區,故B錯;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南部沿海不容易發生,故C錯;沙塵暴發生在北方和西北地區,故D錯;所以該題的答案選A。
【3】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極大縮短珠海口兩岸車程;促進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加強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的聯系;故答案選B。
【4】港珠澳大橋中部建設成海底隧道,主要是為了便于大型輪船通行,澳門的位置不如香港優越,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是一個天然良港,故答案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7月,全長265千米的抗黃高鐵全線貫通,打通了浙西到皖南問山水相隔的天塹,徹底結束了浙江西部不通高鐵的歷史。下圖為杭黃高鐵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影響杭黃高鐵呈"Z"字形走向的主導因素是( )
A.河流流向B.地形起伏C.城鎮分布D.資源開發
【2】清明假期乘坐杭黃高鐵出游,可欣賞到沿途( )
A.茶園中茶農采茶正忙B.漫山紅葉層林盡染
C.杭州的春小麥正在精種D.牦牛在草原上奔跑
【3】推測高鐵開通后,黃山旅游長區各類客源增長幅度最大的是( )
A.春節假期,東南亞的觀光游客B.國慶長假,黃山市內的休閑游客
C.暑假期間,東北地區觀光游客D.平日周末,長三角地區休閑游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溫度帶的劃分圖 中國干濕區的劃分圖
(1)讀左圖,我國自南向北劃分為A________帶、B________帶、C________帶、D________帶、E________帶五個溫度帶,還有一個地高天寒的F________區,涇源縣位于________。
(2)讀右圖,我國劃分為四個干濕區,分別是①________區、②________區、③________區、④________區,涇源縣位于________。
(3)B帶與C帶、①區與②區的分界線大致經過________——________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區域名稱:A _______,B _______, C _______,D _______。
(2)在圖上用鉛筆描繪出A和B之間的大致界線.它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即_____________一線.這一線是我國1月份_______。
(°C)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B區域所在的干濕區主要為_______地區。
(3)A區域農業以旱作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東部瀕臨我國的內海________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以致用,根據我國某省級行政區2010年基本圖表資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省級行政區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是_____氣候.
(2)根據以上信息綜合判斷,該省級行政區是圖中的_____.(填數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