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 )
A. 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
B. 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
C. 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安徽省
D. 上海市、安徽省南部、福建省北部
【2】下列有關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
B. 長江三角洲地區水網稠密,自古水運發達
C.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D. 長江三角洲地區瀕臨東海和南海
【3】下列景點不在圖示區域的是( )
A. 杭州西湖B. 頤和園C. 古鎮周莊D. 蘇州古典園林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區和河流的名稱:山脈:A_________,高原:C_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_,圖示地區有世界陸地最低點是 _________。
(2)據圖分析亞洲河流流向的特點是_________。
(3)據圖分析該大洲的位置特征: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半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河流流向判斷,圖中所示地區地勢的傾斜方向是( )
A. 西高東低B. 中部高、四周低
C. 北高南低D. 東西兩側高,中間低
【2】圖中所示半島上的主要地形區名稱是( )
A. 恒河平原B.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C. 德干高原D. 南非高原
【3】圖中所示半島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
A. 熱帶雨林氣候B. 熱帶沙漠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D. 亞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6月13﹣19日為中國第25個節能宣傳周,其主題是“節能有道,節儉有德”.在生產生活中,我們應該( 。
A.禁止砍伐森林
B.不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自駕機動車外出
D.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A、C兩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界線大致與 ______等降水量線一致,此界線北段大致經過 ________(山脈),確定該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
(2)A、B兩區域的界線大致過________----_______,與我國________等溫線一致。與我國________等降水量線一致,該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_____;
(3)D地區的界線與地勢________級階梯的分界線基本吻合,因此該界線界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小圖中的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填字母)。
(4)隨著經濟的發展,你認為區域之間的哪一方面的差異會越來越小。(________)
A、民居 B、農業 C、交通 D、自然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方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的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
(2)①是_____海,A所在的地形區是_____,其主要的環境問題________嚴重,該問題產生的氣候原因是夏季降水________,且多_______;治理該問題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
(3)北京所處的經緯度為(________),_____),以北京氣候為例,北方3-5月氣溫升高快,降水特別少,蒸發量大,因此容易形成______自然災害。從長遠來看,發展_____,是北方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4)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但緯度偏高,農業生產的熱量條件差,農作物只能(作物熟制)_________。在春秋季經常受_________影響,容易發生低溫凍害。東北地區氣候冷濕,但卻是優質大米的產區,請分析種植水稻的氣候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量農村人口遷移城市帶來的問題是
①住房緊張,交通擁擠 ②水土流失
③垃圾、噪聲污染、環境污染 ④就業、入學、醫療緊張
⑤供水、供電負擔重 ⑥揚沙天氣增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地形(如圖1)、氣候圖(如圖2),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1可知,亞洲河流呈______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2)如圖1中a是世界最大的半島______半島。
(3)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如圖2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A是______氣候。
(4)亞洲______氣候顯著。由于夏季風不穩定,容易造成______災害。同時,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______的特點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