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里的“海”是指( )
A、東海 B、黃海 C、渤海 D、南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貝貝去年暑假爬了華山(海拔 2155 米).當他到山頂時,不由感嘆:“這里可比山腳下涼快多了!”這是因為
A.海拔高,氣溫低 B.離海遠,氣溫低
C.緯度高,氣溫低 D.出汗多,風吹而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兩側面積及人口比較” 表,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人口地理界線東南部地區人口密度約為
A. 112人/平方千米 B. 212人/平方千米 C. 312人/平方千米 D. 412 人/平方千米
【2】我國人口地理界線西北部地區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B. 經濟落后 C. 農業發展的歷史較短 D. 交通不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8月20日,主題為____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開幕,大會由主論壇和專題論壇組成,還將舉辦世界機器人博覽會及世界機器人大賽( )
A.“智能新生活、開放新時代”
B.“智能好生活、暢想新時代”
C.“智能新生態、開放好未來”
D.“智能新生態、開放新時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0月10日電,以____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10日在港舉辦,與會者認為香港應放眼大灣區廣闊市場,結合自身優勢,不斷推動創新,真正抓住發展契機( )
A.“促進創新與綠色發展,共創大灣區新機遇”
B.“促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共創大灣區新未來”
C.“促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共創大灣區新機遇”
D.“促進創新與生態共同發展,共創大灣區新機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兩圖分別是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和我國人口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1)材料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人口的增長特點是( )
A.人口數量增長較快
B.人口數量增長較慢
C.人口自然增長率增大
D.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口壽命延長
(2)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人口增長速度變________(填“慢”或“快”)。
(3)讀材料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________一線,該線東南部人口________(填“稀疏”或“稠密”)。
(4)讀材料可知,我國四個直轄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市;山東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較稠密的是________省。據圖寫出西藏自治區的人口密度:________人/千米2。
(5)材料體現了我國人口東西分布的巨大差異,說明了( )
A.東部應向西部大量遷移人口
B.西部計劃生育落實得力
C.西部向東部遷移人口數量巨大
D.西部自然、社會經濟條件較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氣溫和降水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地氣候類型是_________,該種氣候的氣溫和降水與____圖(填序號)相吻合。
(2)B地的氣候是________,其氣候特征與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圖相吻合的圖是________(填序號)。
(3)C地氣候是_______________,該種氣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
(4)③圖代表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該種氣候的特征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讀板塊圖,回答問題。
(1)填出板塊名稱:
A ,B ,
C ,D 。
(2)中國為什么多發地震?
(3)根據板塊運動推測,大西洋會 。(填“擴大”或“縮小”)
(4)美洲西海岸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如何形成的?
(5)非洲中部和北歐的部分國家地震較少或震級很少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陸地和海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表面71%為陸地,29%為海洋 B. 海洋面積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 ①大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 D. ②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
【2】③與④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
A. 白令海峽 B. 土耳其海峽 C. 巴拿馬運河 D. 蘇伊士運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