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河流眾多。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 ( )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云貴高原 D.青藏高原
【2】符合我國氣候特點的是 ( )
A.夏季南北氣溫差別很大 B.冬季南北氣溫差別不大
C.降水東部多、西部少 D.降水北方多、南方少
【3】下列屬于內流河的是 ( )
A.怒江 B.塔里木河
C.雅魯藏布江 D.額爾齊斯河
【答案】
【1】A
【2】C
【3】B
【解析】
試題分析:
【1】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的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黃土高原上分布廣泛的三種黃土地貌是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黃土高原。故選:A。
【2】我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加上我國地形復雜,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故選:C。
【3】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屬于外流河,如:雅魯藏布江、烏蘇里江、額爾齊斯河等;最終未流進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或注入內陸湖泊的河流,叫內流河。如:塔里木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據此回答各題。
【1】關于東南亞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B.中南半島山環水繞,地勢南高北低
C.馬來群島火山地震頻繁
D.地處亞洲與非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琳琳計劃暑假與父母一起去東南亞旅游,為此搜集了許多該地區的資料,其中與事實不符的是 ( )
A.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棕櫚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
B.旅游業發展迅速,吳哥窟、巴厘島是著名的旅游景點
C.盛產稻米和小麥
D.是海外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表,完成各題。
全國 | 廣東 | 湖南 | 陜西 | 新疆 | |
面積(萬平方千米) | 960 | 18.60] | 21.00 | 20.50 | 160.00 |
人口(萬人) | ( ) | 10430 | 6568 | 3732 | 2181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143 | 560 | 312 | 182 | ( ) |
【1】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總人數達到
A.11.34億 B.12.34億
C.13.73億 D.14.34億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口密度約為
A.13人/平方千米 B.20人/平方千米
C.130人/平方千米 D.305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國家2011年年初共有人口500萬人,該年內出生并成活嬰兒4.85萬人,死亡人口5.2萬人。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國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A、20.1% B、-0.07% C-0.7% D、9.7%
【2】目前該國面臨的人口問題可能是
A、人口增長過快,就業壓力過大 B、勞動力短缺
C、環境惡化,住房緊張 D、勞動力過剩
【3】該國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亞 B、非洲南部 C、歐洲西部 D、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國家2012年初共有人口500萬人,該年內出生并成活嬰兒4.85萬人,死亡人口5.2萬人。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該國2012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
A. 2.01% B. -0.07%
C. 0.07% D. 0.97%
【2】目前該國面臨的問題可能是( )。
A. 人口增長過快,就業壓力過大 B. 人口老齡化嚴重
C. 環境惡化,住房緊張 D. 勞動力過剩
【3】該國最有可能位于( )。
A. 南亞地區 B. 非洲南部
C. 歐洲西部 D. 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5年4月15日,13年來最強沙塵入京,多個監測站點PM10小時濃度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達到重度污染。黃沙來襲,有市民表示:聞起來都是沙子的味道。
材料二:2015年初著名傳媒人柴靜推出空氣污染深度調查《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在環境污染這個全民休戚與共的問題上,該紀錄片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1】霧霾天氣頻發表明了
A.氣候變暖 B.天氣劇變 C.生態環境惡化 D.空氣清新
【2】霧霾天氣與( )直接相關。
A.水污染 B.大氣污染 C.土壤污染 D.原油泄漏
【3】目前,許多城市對垃圾處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該方式簡便、經濟,但會產生的環境問題是:①占用大量土地資源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地下水 ④造成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3月,全國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都會在北京召開,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兩會”在北京召開,說明北京具有( )職能。
A.政治中心 B.經濟中心
C.文化中心 D.工農業中心
【2】悠久的歷史為北京留下了無數古跡,下列遺產不在北京的是( )
A.八達嶺長城 B.頤和園
C.天壇 D.布達拉宮
【3】云南氣候類型以( )為主。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人類對地球認識的發展,對地球表面積、地表陸地和海洋面積都作出了精確的測量和計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的表面積為( )平方千米
A、4.1億 B、5.1億 C、6.1億 D、7.1億
【2】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分別占( )
A、49%和51% B、39%和61% C、29%和71% D、19%和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題
材料一:中國南極考察團在冰川學、地球物理學、天文學、醫學等多學科綜合考察,取得了多項突破。他們在野外考察都有嚴密的措施。以前由于防護措施不善,有的人凍掉鼻子、手指、腳趾等。
材料二:南極洲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到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的科學家,差不多所有人的嘴唇都會干裂。
材料三:南極的風兇極了,刮起來尖叫著,順著地面橫掃,可以把幾百斤重的大石頭吹得滿地滾。假如把一根生銹的鐵鏈放在風口處,不到兩天,就被吹得發亮,像全新的一樣。
材料四:極地環境保護問題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特別是北極地區,北極環境的破壞應歸因于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加工,尤其是工業加工造成了當地嚴重的污染。由于臭氧層空洞的出現,南極冰層已經呈現縮小的趨勢,這將對全球環境帶來重大影響。因為海平面的升高將威脅人類40﹪~50﹪以上的各國主要沿海城市。另外由于冰體的消融改變了全球的生態平衡,一些動植物的生活環境遭到破壞,導致生物遷移和滅絕。再加上人類的濫捕使極地動物受到嚴重威脅。
基于此,世界各國之間訂立了相關條約來保護極地的環境。在南極不論哪個國家的考察隊員在任何現場都會將火柴棍、煙頭帶回到垃圾擺放處。特別是含有中重金屬的廢舊電池,在放垃圾的時候都要單獨放置。在極地地區幾乎看不到人為的遺棄的垃圾。
(1)我國北極地區的主體是 ,南極地區的主體是 。 我國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是 。
(2)南極洲擁有的世界之最,不包括( )
A.面積最小的大洲 B.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C.海拔最高的大洲 D.氣候最寒冷的大洲
(3)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南極洲的氣候有什么特征?
(4)由材料四可知極地地區冰雪的融化會帶來哪些嚴重的影響?
(5)作為地球的主人,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