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東南部與西北部面積比例與人口比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一般來說,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特點是( )
A.東多西少B.西多東少C.南多北少D.北多南少
【2】我國人口稠密區位于( )
A.東部沿海平原地區B.西部高原山區
C.漠河—騰沖線以東D.黑河—騰沖線以西
【3】造成我國東、西部地區人口分布差異的自然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A.西部地區氣候溫暖濕潤B.西部地區河流密布,水資源豐富
C.東部地區地形崎嶇,以高原、山地為主D.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土壤肥沃
【答案】
【1】A
【2】A
【3】D
【解析】
【1】讀圖可知,中國東南部的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43%,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4%;中國西北部的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所以一般來說,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特點不均勻,東多西少;故答案選A。
【2】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指從黑龍江省黑河到云南省騰沖畫的一條直線,此線以東人口稠密,此線以西人口稀少;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我國人口稠密區位于東部沿海平原地區;故答案選A。
【3】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造成我國東、西部地區人口分布差異的自然原因是我國東部地區的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水資源豐富,適合人居住;我國西部地區地形崎嶇,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較干旱,水資源短缺,不適合人居住;故答案選D。
該題主要考查的是中國人口的分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熟練掌握。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去年夏天,某旅行社組織了一次野外自行車騎行活動,線路如下圖所示,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旅行社成員從起點出發到達烏魯木齊,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A.荒漠—草原—森林
B.草原—荒漠—森林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該區域的傳統民居是
A.蒙古包B.四合院C.吊腳樓D.碉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的是2016年我國局部區域的春運模(數字代表由廣州乘火車的春節回流總人數)。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依圖推測,該區域春運期間壓力最大的鐵路干線是
A.京廣線B.焦柳線
C.浙贛線D.隴海線
【2】春運壓力的存在說明每年有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運輸能力有待提高B.地域環境質量差別大
C.城市化進程過快D.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香港接壤的省級行政區是
A.廣東省B.福建省C.澳門D.深圳市
【2】澳門填海造陸,依托的主要自然條件是
A.雄厚的經濟和技術力量
B.400多年的東西文化交流
C.珠江口西側泥沙大量淤積
D.水熱充足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3】珠江三角洲區域實行對外開放最有利條件的是
A.氣候適宜B.礦產豐富C.緊鄰港澳D.交通便利
【4】珠江三角洲區域的產業升級方向,正確的事
A.大力發展第一產業
B.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C.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
D.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方地區簡圖,回答問題。
(1)城市A位于_______與長江交匯處;位于長江人海口的城市B的簡稱是______.
(2)海峽C是________,海峽D是_________.
(3)山脈甲是______(填名稱),是我國_____的分界線;山脈乙是_____走向。
(4)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①是___________,
(5)橫斷山脈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根據圖中信息,描述橫斷山區的地形特征: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土地利用構成圖,完成下面小題。
【1】判斷以下土地利用類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A.牧草地B.林地C.耕地D.未利用土地
【2】關于我國土地資源敘述正確的有
①總量不足 ②類型齊全
③比例合理 ④后備資源不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河流豐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
A.都受夏季風影響,西部還受夏季增溫的影響
B.都受夏季風的影響
C.外流區受夏季風影響,內流區受夏季氣溫高的影響
D.夏季普遍高溫,降水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