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讀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①線既是我國地勢一、二階梯分界線,也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與其它三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此區域典型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 。
(2)甲圖中③是我國最大內流河,其水源主要是來自 .A地糧食作物主要是是 .
(3)結合A、B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從氣候角度簡要說明有利于A、B兩地農業生產的共同優勢條件: .
(4)乙圖中山脈②是 ,其南側屬于 帶(溫度帶名稱).河流④和⑤處有凌汛現象的是 .
(5)⑤處所在地形區為______________,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地表形態表現為_______________。該地形區所在地是我國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輸出地,主要能源種類是___________________。
(6)黃河發源于 山脈;長江注入 。
【答案】(1)青藏、高寒
(2)高山冰雪融水、小麥
(3)雨熱同期
(4)秦嶺、亞熱帶、④
(5)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煤炭
(6)巴顏喀拉山、東海
【解析】
試題分析:(1)甲圖中①線既是我國地勢一、二階梯分界線,也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由于青藏地區地勢高,此區域典型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高寒。
(2)甲圖中③是我國最大內流河,其水源主要是來自高山冰雪融水,A地位于華北平原,這里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屬于暖溫帶的半濕潤區,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
(3)從氣候角度簡要說明有利于A、B兩地農業生產的共同優勢條件雨熱同期,兩地區都是季風氣候。
(4)乙圖中山脈②是秦嶺、其南側是亞熱帶,北側是暖溫帶,河流④和⑤處有凌汛現象的是④,該河段自南向北流向,會有凌汛現象。
(5)由圖可知,⑤處所在地形區為黃土高原,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其地表形態表現為千溝萬壑,該地區主要的能源種類是煤炭。
(6)黃河發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東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已知A點的氣溫為20℃,那么B點的氣溫約
A.26℃ B.23℃ C.14℃ D.17℃
【2】一般來講,圖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 B.B地 C.Q地 D.M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日照模擬)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對各河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河段①水資源豐富
B. 河段②支流稀少
C. 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 圖中水利樞紐是三峽
【2】在黃河流域的開發與治理過程中,合理的是( )
A. 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成為“塞上江南”
B. 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應采取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治理
C. 下游“地上河”易發生洪水災害,應開挖新河
D. 黃河水運價值巨大,已成為東西運輸的大動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電視臺舉行的一檔“地理知識競賽”節目中,觀眾對其中幾道題目作出了以下判斷,其中不正確的是( )。
A.中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 B.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C.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國陸地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 自然資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C. 土地、陽光屬于可再生資源
D. 應注意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
①結冰期較長 ②下游地勢平坦,水流變慢,泥沙沉積 ③水流含沙量大 ④降水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B、C、D代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其中右圖中房屋建筑適宜于 (四大地理區域名稱)地區,說出你判斷的理由 。
(2)C區域自然壞境的主要特征是 ,其自然景觀由東向西呈現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原因是 。
(3)寫出A、B兩地理區域之間界線③自西向東經過的地理事物名稱 。該界線與我國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東段大體一致。
(4)D區域的是我國重要牧區, 是該區域代表的畜種,被稱為“高原之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通過大量引進外資、外企,與港澳地區在資源、資金、技術、市場、勞動力等方面優勢互補,發展外向型經濟,成為我國重要的輕工業和外貿出口基地。
材料二:見下圖。
(1)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的東南部,該省簡稱為 。圖1中A是 (經濟特區);B是 (經濟特區);C是 線(鐵路干線)。
(2)珠江三角洲是以 (填“輕”或“重”)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 特別行政區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及貿易中心,可為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資金、技術、先進管理等方面的有利條件。
(4)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在經濟發展中存在互補關系,形成的經濟合作模式是“ ”。在下列影響工業生產的要素中,港澳地區占優勢的是 (填字母),珠江三角洲地區占優勢的是 (填字母)。
A.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自然資源 B.科學的管理水平、信息
C.先進的技術、富裕的資金 D.價格相對低廉的土地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山山腳下(海拔為0)的溫度為22℃,山頂的溫度為10℃,那么這座山的海拔高度是 ( )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