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澳大利亞出口的農牧產品主要有( )
A. 大豆/羊毛 B. 小麥/羊毛 C. 玉米/羊毛 D. 水稻/羊毛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的地區。
(2)該地區是我國農業由農耕區向區過渡的地帶。
(3)圖中數據說明該地區現象嚴重。造成該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導致黃河下游形成典型的現象。
(4)對該地區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
A.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增加植被覆蓋率
B.坡地筑梯田、溝谷修堤壩,實現土不下坡
C.禁止小煤窯的私挖濫采,減少對地表的破壞
D.無條件地擴大煤炭開采量,籌集治理環境的資金
(5)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本地區正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開發綠色產業。這里山川特色鮮明,歷史古跡眾多,民俗文化獨特,為大力發展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西側的山脈和東側的河流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山脈東側的河流是( )
A.黃河
B.淮河
C.長江
D.珠江
(2)作為重要地理分界線,該線南北地理差異很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河流冬季不結冰,水運繁忙
B.乙地以水田為主,種植水稻、大豆、甜菜
C.甲地戲劇唱腔委婉,園林小巧玲瓏
D.乙地屋頂坡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自然條件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民族B. 經濟發展水平C. 地形、氣候D. 民風民俗
【2】《綠水青山看中國》宿遷站海選開始了,下列詩句中描寫的地區分別位于左圖中的
①“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③“雪域之鄉,世界之巔”
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A. 甲、乙、丙、丁地區B. 乙、甲、丙、丁地區
C. 丙、甲、乙、丁地區D. 丁、甲、丙、乙地區
【3】下列關于乙、丁地區分界線敘述正確的是
A. 乙、丁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地勢的高低
B. 該界線以北耕地以旱地為主
C. 該界線同時也是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
D. 該分界線大致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分布一致
【4】類似于右圖中人物服飾特點的區域,應該在我國的
A. 甲地區B. 乙地區C. 丙地區D. 丁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F點在E點的___________方向。
(3)F點的海拔為_____米。若E點的氣溫是10℃,則F點的氣溫大約是____℃。
(4)準備開展攀巖運動應該在_______處(填字母)。
(5)E處________(可能或不可能)發育河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準備在甲村和乙村之間修一條村級公路,你認為較為合理的路線是_____(①或②)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繁榮的粵港澳大灣區,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圖,下表為粵港澳灣區的競爭優 勢數據表格。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資料 1:灣區是指由一個海灣或者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
資料 2:2019 年 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按照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 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1)讀圖,粵港澳大灣區由_________灣區,_________港等組成。位于珠江口東側的_________是世界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中心。位于珠江口_________側的澳門則是旅游、博彩之城。除此之外灣區還有_________等城市集中分布,已形成世界級城市群。
(2)粵港澳大灣區自然條件優越,是_________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天然河流 三角洲地帶。結合資料 2 和圖示還可以看出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優勢社會經濟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讀表格數據可知與世界其他灣區比較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在于: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