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北半球某區域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示意為甲、乙兩大洲的界線,在該界線上的界河是( )。
A. 烏拉爾河 B. 伏爾加河
C. 葉尼塞河 D. 鄂畢河
【2】②航線的目的地是( )。
A. 日本 B. 俄羅斯 C. 美國 D. 菲律賓
【3】圖中③海上航線所經海域中冬季降水較多的是( )。
A. 阿拉伯海 B. 紅海 C. 地中海 D. 北海
【4】圖中④所在地區的地表自然景觀主要為( )。
A. 森林 B. 草原 C. 沙漠 D. 沼澤
【答案】
【1】A
【2】A
【3】C
【4】C
【解析】世界上海陸分布很不均勻,任何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從東西半球看,東半球的陸地面積相對較多,主要包括了亞洲、非洲和歐洲。
【1】圖中①示意為甲、乙兩大洲的界線,這里是在甲表示的亞洲和乙表示的歐洲分界線上的烏拉爾河,故選A。
【2】由圖可知,②航線是從波斯灣出發,經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后,進入太平洋,其目的地是東亞的日本,故選A。
【3】圖中③海上航線所經海域是地中海,其冬季降水較多的是地中海,因為該地區冬季時受西風影響大,降水較多,故選C。
【4】由圖可知,圖中④所在地區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這里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的控制,全年高溫少雨,地表自然景觀是荒漠,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地球公轉到某位置和此時地球上晝夜狀況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分別是
A. 自東向西、一天
B. 自西向東、一天
C. 自東向西、一年
D. 自西向東、一年
【2】當地球公轉到圖示位置時,與下列哪個節日比較接近
A. 六一兒童節 B. 國慶節 C. 元旦 D. 教師節
【3】此時M地的狀況是
A. 處于冬季 B. 有太陽直射 C. 晝長夜短 D. 處于黃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南美洲降水、氣候類型及農產品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亞馬孫河最終注入 ( )
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D. 北冰洋
【2】南美洲咖啡主產區分布在 ( )
A. 熱帶內陸B. 熱帶沿海C. 南溫帶內陸D. 南溫帶沿海
【3】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陸,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在 ( )
A. 200毫米以下B. 200-500毫米C. 500-1000毫米D. 1000毫米以上
【4】亞馬孫河流域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
A. 熱帶草原氣候,雨季多雨B. 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
C. 熱帶雨林氣候,酷熱潮濕D. 高山高原氣候,寒冷少雨
【5】位于南美洲的世界最長的山脈是 ( )
A. 喜馬拉雅山B. 落基山脈C. 安第斯山脈D. 昆侖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為“北美洲地形圖”,右圖為“北美洲地形對氣候影響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緯度位置看,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地球五帶中的_______帶。
(2)從海陸位置看,北美洲東臨_______洋,西臨______洋,北臨北冰洋,南臨______灣。
(3)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大山系,中部是南北貫通的_____,東部是低緩的高原和山地。山脈多呈______走向。
(4)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緯度較低,但冬季常出現寒冷天氣,那是因為北美洲地勢_____高,______低。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可以長驅南下抵達墨西哥灣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假如4人同時從北極出發,分別沿0°、90°E、、90°W、180°經線勻速前進,并同時在南極相會
A.前后方向各不相同,相互間距離越來越近
B.都向正南方向前進,相鄰兩人間的距離最大時約為10000千米
C.都是從高緯度走向低緯度
D.有三人在西半球,1人在東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剪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其表現的內容多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下圖為“我國某區域景觀剪紙作品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該剪紙作品中的景觀主要分布在
A. 黃土高原B. 青藏高原C. 長江三角洲D. 華北平原
【2】該剪紙作品所示區域民間美食和傳統體育活動是
A. 羊肉串、踩高蹺B. 泡菜、摔跤C. 窩頭、滑冰D. 粽子、賽龍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撒哈拉沙漠南緣的11個國家正聯手打造一條橫穿非洲大陸的綠化帶,這條被稱為“綠色長城”的綠化帶,計劃總長度為7100千米,寬15千米。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綠色長城”西端瀕臨水域是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紅海D. 地中海
【2】該“綠色長城”北側的氣候類型是
A. 熱帶沙漠氣候B. 熱帶雨林氣候C. 熱帶草原氣候D. 地中海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東南亞和南亞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兩個重要節點地區。
材料二:2017年11月11日在越南峴港市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達成共識:在促進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領域開展行動。
材料三:南亞和東南亞簡圖
(1)填寫圖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_______(平原);B_______(海峽),該海峽是_______洋與_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圖乙中E點的地理坐標:(_________)位于_______(高、中、低緯)。
(3)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 _______。
(4)圖乙中D國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試分析該國多火山地的原因_______
(5)峴港市召開APEC會議期間,南亞大部分地區所處的季節是_______(熱季、雨季、涼季)。
(6)下列景觀位于南亞地區的是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