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列材料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和中國略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134次.截至2015年5月13日,地震至少造成8219人死亡,17866人受傷,中國西藏、印度、孟加拉國、不丹等地均出現人員傷亡.
材料二:尼泊爾地震發生后,青島市委市政府和青島市人民非常關注地震災情和災后重建,社會各界發揚大愛無疆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紛紛捐款捐物支援尼泊爾人民抗震救災.青島市紅十字會藍天救援隊隊員參加了中國紅十字總會尼泊爾國際救援隊先遣隊,在執行任務中表現突出,被尼泊爾人稱為“全能英雄”.
材料三:中國略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
(1)尼泊爾發生地震的中心點所在的經緯度是______,它位于地球五帶的______帶.
(2)尼泊爾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地震?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______.
(3)此次地震還使我國的①______省(區)(寫全稱)和②______(國家)等地區受到影響.同時位于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發生了雪崩.
(4)尼泊爾發生地震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①②③④的____段,此時益陽是____季節.
(5)青島市紅十字會藍天救援隊隊員參加了中國紅十字總會尼泊爾國際救援隊先遣隊,在趕往尼泊爾時,選用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______.
【答案】(1)28.2°N,84.7°E,北溫帶;
(2)尼泊爾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3)西藏自治區,印度;
(4)④ 春季
(5)航空
【解析】試題解析:
(1)讀圖可知:地震的中心是28.2°N,84.7°E,位于地球上五帶中的北溫帶;
(2)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組成地表的各大板塊處于不停的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地震。造成該次大地震是因為尼泊爾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地殼運動活躍。
(3)我國面積遼闊。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陸上與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14個國家接壤的。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本次地震國家尼泊爾和我國①西藏自治區相鄰,簡稱為藏,②是印度;
(4)尼泊爾發生地震時,是4月25日,所以地球位于公轉軌道④,此時北半球是春季;
(5)因為是救援,時間比較緊,路途遙遠,所以用航空最合適。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酒泉衛星中心的地理坐標,請你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酒泉位于北半球、北溫帶、低緯度 B. 酒泉位于南半球、中緯度、西半球
C. 酒泉位于北半球、熱帶、西半球 D. 酒泉位于北半球、中緯度、東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依圖完成下面小題
【1】亞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A. 自南向北流 B. 自東向西流
C. 自東南向西北流 D. 從中部呈放射狀向四周流
【2】亞洲河流流向和分布的特點,說明亞洲地勢的基本特征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東南高,西北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D. 東西高,中部低
【3】日本和印度分別位于( )
A. 南亞和北亞 B. 東亞和南亞 C. 中亞和北亞 D. 中亞和東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合理的是:
A. 10萬噸大米從武漢運往上海,選擇公路運輸方式
B. 一噸活魚從洪澤湖水產批發市場運到市區,選擇鐵路運輸方式
C. 淄博市重癥病人急需轉送到北京做手術,選擇航空交通運輸方式
D. 送幾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場出售,選擇水運運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D市附近有著名商品糧食基地 ________ 。
(2)C是 ________省,該省有我國南方重要煤炭基地________ 。
(3)B省是____,該省鋼鐵工業基地是____。E是 _____市,A是____。(海峽)
(4)M位于___流域,附近有著名的有色金屬礦產___,該省南部典型土壤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