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是( )
A.頻臨古老的地中海B.蘇伊士運河的開通
C.聞名于世的金字塔 D.古老的尼羅河由此入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人口地理界線( )
A.以長江為界
B.以黑龍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線為界
C.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
D.以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與云南省的騰沖縣的連線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地區出現的我國兩大地理分區各是________,________。兩區域大致以________為分界。秦皇島40°N,120°E 位于圖中甲、乙、丙三地點中的________地。
(2)讀圖可知,丁區域主要地形區是________,該地形區內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該區域河流多發源于高山,河流多以________為補給,故升溫快的春季可能出現________(水文特征)。在山麓地帶出現________(農業類型)。丁區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是________,這里是跨區域資源調配工程________的起點,利用________(交通運輸方式)將資源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東部地區。同時為丁區域帶來的益處是__________。
(3)大致位于同緯地區的甲地與丙地氣候差異顯著。甲地氣候類型為________,丙地氣特征________,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圖中傳統民居主要位于________高原。該地區________(環境問題)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關于PM 2.5的資料,據此回答問題。
材料一:PM 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又稱“可入肺顆粒”。機動車、生產生活中排放的煙塵及揚塵為主要來源,是形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之一,人體吸入過多的PM 2.5可引起多種疾病。PM 2.5數值越高,代表大氣污染越嚴重。
材料二:我市某中學環保社跟隨環境監測站監測PM 2.5濃度活動的結果如下。
(1)材料二的四個采樣點中,大氣污染程度最輕的是 。
(2)根據材料一、二有關信息,寫出化工廠采樣點PM 2.5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
(3)當PM 2.5濃度過高的時候,下列做法不合適的是( )
A.在公路旁晨練 B.外出活動時盡量帶上防護口罩
C.開車時盡量保持車距 D.督促施工單位控制揚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務院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之后,各地普遍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目前已經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的有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29個省份,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我國34個省級單位中,除港、澳外,目前未出臺戶籍改革的省級單位,按緯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
A. 臺、青、津 B. 臺、藏、京
C. 京、川、臺 D. 臺、藏、津
【2】【2】取消農業戶口后農民會不會失去土地?戶籍改革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面取消農業戶口不會影響農民權益。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均耕地矛盾突出
B. 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
C. 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單一
D. 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春運是春節前后因大量務工人員返鄉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現象。讀我國局部區域的春運規模(數字代表由廣州乘火車的春節回流總人數)圖,回答下面小題。
【1】依圖可推測,該區域春運期間壓力最大的鐵路干線是( )
A. 京滬線 B. 焦柳線 C. 隴海線 D. 京廣線
【2】春運壓力的存在說明每年有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運輸能力有待提高 B. 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
C. 人地關系不夠和諧 D. 地域環境質量差別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部分地區地理事物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左上圖范圍自西向東的地勢特征是 。
(2)據左上圖提供的信息,A 地比 B 地的人口密度 (選填“大”或“小”)。
(3)C、D 兩地降水較多的是 ,其耕地類型是 。
(4)右圖中,E 比 F 的氣溫 (選填高或低),據左上圖提供的信息,分析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 。
(5)西部地區既是我國資源豐富的寶地,但又是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帶,為了保護和改善乙地區的生態環境,你認為該地是種種草好,還是種樹好? 。根據左下圖中的信息說明其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游客旅游時拍攝的一張照片,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影響該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氣候 ③河流 ④交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該游客發現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護標志。你認為當地保護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 它能適應當地的環境 B. 它能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
C. 它比現代建筑好看 D. 它記錄的信息有研究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