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結合圖文資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20世紀60-80年代,隨著人口急劇增長,土地與資源需求膨脹,巴西政府開始實施大規模的公路建造、農場、牧牛場、伐木、礦產開采計劃,加快西部與北部地區廣大疆土的開發,實行人口均衡發展政策,并把首都從沿海(M城市)遷往內陸高原上(N城市),1970年,該國政府又正式公布了北部亞馬孫河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
(1)1960-1980年巴西遷移到該國北部地區的人口數量約為 。
①45萬人 ②75萬人 ③110萬人
(2)圖中M城市是 ,N城市是 。
(3)結合1990年巴西的人口數量和五個分區的面積考慮,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應分布在 。
(4)目前,巴西政府正在改變以往以環境為代價的開發方式,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新開發方式。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讀下圖,請在下面的空框內補填相關內容。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省濟南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解析區域
區域性是地理學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區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綜合影響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區域特征.如圖為黃河流域局部示意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16~18題.
【1】圖中位于地勢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有(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2】圖中b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有( )
①土質疏松②缺少植被保護③夏季多暴雨④人類活動破壞地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關于圖中各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a地區為地上河,應加高加固堤壩
B.b地區利用黃土直立性特點,開鑿窯洞作為居所
C.c地區地勢平坦,修建了多座水電站
D.d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俄羅斯主要農作物和植被及河流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的注記(標示的某種地理事物)與實際不符的是
A.甜菜 B.闊葉林 C.春小麥 D.苔原
【2】圖中的四條河流中,示意伏爾加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圖中大致南北向的Q線,最有可能示意的是
A.鐵路線 B.亞、歐分界線
C.管道運輸線 D.一月0℃等溫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是我國南方、北方的主要分界線,它還是( )
A.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線 B.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C.半濕潤地區和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D.落葉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的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濰坊2016年中考)讀南水北調示意圖和海河流域氣溫與降水統計圖,回答問題。
(1)“南水北調”西線方案是把長江上游的A 、B 和C 的水引入黃河,以解決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2)“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已經調水成功,東線和中線相比,在可調水量和水質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該流域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長江、 、 水系,最后進入海河水系,該工程主要沿京杭大運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