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霾是指因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渾濁現象.中央氣象臺發布霾橙色預警:預計12月1日08時至2日凌晨,我國部分地區有重度霾“讀全國霾區預報圖”,重度霾出現地區的城市空氣質量冬季比夏季差,其原因除了不利的氣象條件外,主要還有( )
A. 冬季汽車氣排放 B. 冬季燃燒枯稈
C. 冬季燃煤取暖 D. 冬季工廠污染氣體排放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讀晝夜半球圖(陰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小題1)中國、澳大利亞等國在M處海域聯合搜尋失陪馬航MH370,M處海域屬于: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小題2)(小題2)N地此時為:
A. 夜晚 B. 白天 C. 3月21日 D. 9月23日
【3】(小題3)(小題3)圖示節氣前后,內江農田里生長茂盛的農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麥 C. 油菜 D. 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中影響我國的______(夏.冬)季風,性質________。受此影響我國氣候的特點是____。
(2)能給我國西南地區帶來豐富降水的是______(東南.西南)季風,代號是______,來自的海洋是________洋。
(3)我們把受①和②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E ________區,而西北內陸受季風的影響不夠明顯,則稱為F___________區,E區內降水較多,而F區則相反。
(4)E區和F區的大致界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陰山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兩側面積及人口比較”表,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人口地理界線東南部地區人口密度約為( )
A. 112人/平方千米 B. 212人/平方千米 C. 312人/平方千米 D. 412人/平方千米
【2】我國人口地理界線西北部地區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B. 經濟落后
C. 農業發展的歷史較短 D. 交通不便
【3】近年來,我國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條件有較大改變 B. 經濟文化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
C. 商業貿易活動日益頻繁 D. 社會勞動力需求大幅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長江流域示意圖(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是漢江,長江最長支流
B. B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C. C是鐵路干線,與長江交匯于武漢
D. D是河口,長江中下游的分界線
【2】“滾滾長江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石油”這句話說明了長江有豐富的( )
A. 水能資源 B. 煤、石油資源
C. 太陽能資源 D. 森林資源
【3】E地是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分布區之一,是我國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該地區生態環境保護適宜采取的發展戰略和措施是( )
A. 必須立即停止開發,將居民全部遷出自然保護區,切實保護環境
B. 加快當地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
C. 增加草場載畜量,大力發展畜牧業
D. 要積極發展工業,先發展,后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乙地的海拔為 ( )
A. 500米 B. 1000米
C. 1500米 D. 2000米
【2】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 )
A. 0米 B. 500米
C. 1000米 D. 1500米 圖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的比例尺是1:________
(2)林地位于村莊的________方向,養雞場位于村莊的________方向。
(3)小河流向大致從________流向________。
(4)養雞場到村莊的圖上距離是5厘米,則實地距離是_______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冬季風、夏季風示意圖如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冬季風的是 (A或B)圖,它來自______地區,性質是__,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候特點__。
(2)給我國東部地區帶來豐沛降水的是來自洋的太平洋上的______季風和印度洋上空的____________季風,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季。
(3)根據你的感受,我們日照市冬季的主導風向是_____________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