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公轉示意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以北半球為例,寫出以下各點所處位置的節氣。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寫出以下各點所處位置的大致日期。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3)A點北半球所處的季節是_____________,B點南半球所處的季節是_____________。
【答案】冬至 春分 12月22日 3月21日 冬季 秋季
【解析】
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規律的移動。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一年中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
(1)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A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一年中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B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
(2)A冬至日,為12月22日;B春分日,為3月21日。
(3)南北半球的季節正好相反。A點時,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此時北半球為冬季;B點時,太陽的直射點在赤道上,北半球此時為春季,南半球相反為秋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B線是我國地勢________的分界線,此線以東地形以_________為主;其中巫山山脈是_______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線。
(2)C線為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按干濕地區劃分,此線以南為________地區;按溫度帶劃分,此線以北為________帶。
(3)由于我國的海陸因素,使我國東部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其中圖中②是________帶季風氣候,拉薩屬于________氣候。④地比①地降水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乙圖的氣溫和降水狀況判斷,該地為________氣候,可能位于甲圖中的____(填數碼)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18日14時07分許,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讀我國四個衛星發射中心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著陸場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
A. 北方地區 B. 南方地區
C. 西北地區 D. 青藏地區
【2】這四個衛星發射中心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的是
A. 太原 B. 酒泉
C. 西昌 D. 文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西側山脈和東側河流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東側河流為
A. 黃河B. 淮河C. 長江D. 珠江
【2】該地理分界線大致是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B. 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C. 半濕潤區和濕潤區的分界線D. 內流區和外流區分界線
【3】圖中關于甲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屬于亞熱帶B. 屬于暖溫帶
C. 農作物一年一熟D. 土地利用類型以水田為主
【4】圖中乙地的年降水量約為
A. 520mB. 460mC. 680mmD. 83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上比例尺改為數字式;1:_________,即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_________米。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_方。
(5)圖中山坡E和F的坡度相比,坡度較陡的是_________
(6)圖中各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
A._________B.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木薯是喜高溫、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質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產燃料乙醇1噸需要消耗鮮木薯約7.5噸。下圖是某省級行政區年均溫分布圖,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所示區域最適宜種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與煤、石油等常規能源相比,種植木薯、發展木薯燃料乙醇的優點是
A.節約土地資源 B.原料可以再生
C.原料運輸量少 D.原料能夠長期儲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