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產品中屬于商品的是
[ ]
A.農民喂養供自家食用的雞鴨
B.家里大人為自己孩子編織的毛衣
C.捕撈并運到市場上去賣的鮮魚
D.服裝店里陳列的各式各樣的衣服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素質教育新學案·地理·七年級·上冊 題型:013
讀“非洲某些國家的主要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百分比圖”,回答下題。
1.圖中所示非洲各國的主要商品是屬于
[ ]
A.農業產品 |
B.初級產品 |
C.工業制造品 |
D.工礦產品 |
2.圖中所示非洲各國的主要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最小百分比是
[ ]
A.92% |
B.40% |
C.60% |
D.8% |
3.根據以下的經濟發展關系圖,在下列各組中能正確反映圖中非洲國家對外經濟發展情況的是
[ ]
A.①發展中國家 ②進口工業制成品 ③產品價格低 ④賺到的錢少
B.①發達國家 ②進口工業制成品 ③產品價格低 ④賺到的錢少
C.①發展中國家 ②出售珍貴的金剛石 ③產品價格低 ④賺到的錢較多
D.①發達國家 ②進口工業制成品 ③產品價格較高 ④賺到的錢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三國經濟一覽,回答下列問題。
幾內亞 幾內亞過去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1956年獨立時,農業提供了大約國民生產總值的2/3和出口總額的60%。近十年來,隨著鋁礬土礦的大規模開發,國家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盡管如此,幾內亞仍屬于典型的初級產品經濟類型。幾內亞的制造業迄今仍很薄弱,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僅占3%,本國所消費的工業品大部分都依賴進口。
蘇丹 蘇丹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獨立前,蘇丹是一個單一棉經濟國家。現在棉花仍然是蘇丹最主要的出口經濟作物,大約提供了本國商品出口總額的2/3。
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但過去經濟卻很落后,殖民當局強迫農民種植出口作物,并設立了油棕、花生、可可、棉花四個專賣局,壟斷了整個銷售市場,而糧食卻要大量進口。現在,則轉為單一輸出原油,經濟基礎仍然是脆弱的。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都是屬于經濟________(發達、發展中)的國家。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適合多種________經濟作物生長,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于殖民者的長期統治,人民生活必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幾乎都依賴進口。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出口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口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口汽車、機械產品的國家與單純出口銅、鐵礦石的國家相比,經濟收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321創新實踐同步·單元練與測素質教育新同步初中地理第四冊 題型:021
下列產品中屬于商品的是
[ ]
A.農民喂養供自家食用的雞鴨
B.家里大人為自己孩子編織的毛衣
C.捕撈并運到市場上去賣的鮮魚
D.服裝店里陳列的各式各樣的衣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043
閱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三國經濟一覽,回答下列問題。
幾內亞 幾內亞過去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1956年獨立時,農業提供了大約國民生產總值的2/3和出口總額的60%。近十年來,隨著鋁釩土礦的大規模開發,國家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盡管如此,幾內亞仍屬于典型的初級產品經濟類型。幾內亞的制造業迄今仍很薄弱,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僅占3%,本國所消費的工業品大部分都依賴進口。
蘇丹 蘇丹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獨立前,蘇丹是一個單一棉經濟國家。現在棉花仍然是蘇丹最主要的出口經濟作物,大約提供了本國商品出口總額的2/3。
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但過去經濟卻很落后,殖民當局強迫農民種植出口作物,并設立了油棕、花生、可可、棉花四個專賣局,壟斷了整個銷售市場,而糧食卻要大量進口。現在,則轉為單一輸出原油,經濟基礎仍然是脆弱的。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都是屬于經濟________(發達、發展中)的國家。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適合多種________經濟作物生長,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于殖民者的長期統治,人民生活必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幾乎都依賴進口。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出口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口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口汽車、機械產品的國家與單純出口銅、鐵礦石的國家相比,經濟收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