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具有地廣人稀特征的地理區域是
A.甲、丁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2】下列地理區域與民風民俗搭配正確的是
A.甲——冬季滑雪運動 B.乙——迎送賓客獻哈達
C.丙——端午節賽龍舟 D.丁——那達慕大會
【3】下列語句中,屬于描寫圖中乙地區景觀的是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C.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D.遠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
【1】D
【2】A
【3】B
【解析】
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甲是我國的北方地區,乙是南方地區,丙是西北地區,丁是青藏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由于自然環境惡劣,人口稀少,具有地廣人稀的分布特點,故選D.
【2】由上題可知,甲是北方地區,由于緯度高,冬季氣溫低,當地比較流行的民風民俗是滑雪和滑冰等,乙代表的南方地區有游泳、賽龍舟等項目,丙是西北地區,這里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丁代表的青藏地區,這里的藏族人民有獻哈達的習俗,故選A.
【3】由圖可知,乙是我國緯度最低的南方地區,這里以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溫暖濕潤,降水豐富,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觀,“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指北方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是指西北地區,“遠看是山、近看是川”是指青藏地區,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亞地區農作物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棉花分布在東北部地區 B. 小麥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C. 水稻分布在東北部和西部沿海 D. 黃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2】印度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中,不利的是
A. 常受霜凍之害 B. 多水旱災害
C. 水土流失 D. 多風沙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圖與地理如影隨形,始終相伴,被稱為地理的第二語言,讀下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各大洲中,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且主要位于東半球、北半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圖中①大洲地形的特點是
A. 中間高,四周低 B. 復雜多樣 C. 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 D. 三大地形區南北縱列
【3】關于圖中②大洲: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熱而納涼,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過多而發愁,有人為長期干旱而忙碌,…這些都說明亞洲各地氣候差異大,造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跨寒、溫、熱帶,再加上各地距海遠近不同 B. 季風氣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無旱澇災害
C. 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流所以中部的降水最多 D. 該洲東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風氣候
【4】關于圖中③和⑥兩大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兩大洲都有熱帶雨林氣候分布 B. 兩大洲都被赤道穿過
C. 兩大洲都有地中海氣候的分布 D. ③洲以熱帶氣候為主,而⑥洲以溫帶氣候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青藏地區土地利用和農牧業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該地區主要畜種和農作物可以推斷該地區大部分區域氣候 ( )
A. 寒冷、降水很少 B. 溫和濕潤
C.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D. 終年炎熱干燥
【2】該地區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該地區 ( )
A. 西北部 B. 東南部及東部邊緣
C. 中部及南部 D. 北部及西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冬蟲夏草生長在海拔3000-5000米高山雪線附近的草甸上。讀下圖的“冬蟲夏草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冬蟲夏草主要生長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北方地區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D.青藏地區
【2】適合冬蟲夏草生長的氣候特征市
A.高寒B.干旱C.濕熱D.冷濕
【3】近年來冬蟲夏草的可采范圍和產量均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
①全球氣候變暖 ②霧霾日趨嚴重
③草場退化 、軄y砍濫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