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南方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圖中適當位置上填上下列地理事物的序號。
①臺灣島 ②海南島 ③東海 ④南海 ⑤臺灣海峽 ⑥珠江 ⑦南嶺
(2)寫出圖中字母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稱:
A________平原,B________丘陵,C________高原,D________盆地。
(3)圖中處于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是________、________,為________走向。
(4)南方地區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屬________地區(干濕地區);農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主要糧食作物為________,產量最大的水果是________。
(5)請你簡單描述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當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影響。
【答案】(1)略 (2)長江中下游 東南 云貴 四川 (3)巫山 雪峰山 東北西南
(4)800毫米以上 濕潤 一年兩熟或三熟 水稻 柑橘
(5)南方地區氣候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降水豐沛,因此種植的糧食作物為水稻,南方人愛吃米飯;交通運輸方式主要為水運;當地的民居屋頂坡度大,有利于雨水下泄,墻體高,有利于通風散熱。
【解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我國南方地區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主要農作物、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當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影響,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讀圖可知,南方地區東臨東海、南臨南海,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隔著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有東西走向的山脈最南的一列南嶺;中國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珠江。
(2)讀圖可知,圖中字母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稱:A是長江中下游平原,B是東南丘陵,C是云貴高原,D是四川盆地。
(3)讀圖可知,圖中處于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是巫山、雪峰山,為東北-西南走向。
(4)讀圖可知,南方地區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屬濕潤地區(干濕地區);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兩熟或三熟,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產量最大的水果是柑橘.
(5)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當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影響:南方地區氣候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降水豐沛,因此種植的糧食作物為水稻,南方人愛吃米飯;交通運輸方式主要為水運;當地的民居屋頂坡度大,有利于雨水下泄,墻體高,有利于通風散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① 省;② 海峽;③ 洋;④ 山脈;⑤ 城市;⑥ 城市.
(2)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臺灣省利用自身的一些優勢和條件,重點發展 工業,形成“ ”型的經濟,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
(3)臺灣島為什么被稱為“美麗富饒的寶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②兩地中,降水較多的是_______。
(2)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典型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圖中箭頭③和④代表影響該地氣候形成的兩大突出因素,其中③表示_______,④表示西風。
(3)字母A、B、C、D中,表示德國的是___________。
(4)請列舉有關歐洲西部的海岸線、地形、氣候、居民、經濟等方面的突出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亞洲自然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以山地、高原為主
B. 亞洲是世界上自然環境最復雜的一個大洲
C. 地勢西高東低
D. 亞洲是世界地勢起伏最大的一個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山東濟南中考)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并不是平等的,根據圖中所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有利地位
B. 發達國家主要出口工業制成品,價格高,賺的錢多,使富國更富
C.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大量出口礦產、農畜產品,經濟發展水平高
D.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南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月2日上午,_________40周年紀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A. 改革開放B. 《告臺灣同胞書》
C. 慶祝人民海軍成立D. 馬克思主義誕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巴經濟走廊”規劃修建的“中巴鐵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隸屬“一帶一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修建“中巴鐵路”有利于中國從M地區大量進口( )資源.
A. 石油 B. 鐵礦 C. 棉花 D. 水果
【2】修建“中巴鐵路”不需要克服的條件是( )
A. 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
B. 途徑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
C. 生態環境脆弱
D. 勞動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國、乙國本土的輪廓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如果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M、N兩地的時間相差_________小時.N地的經緯度位置是_________,M地白晝最長,N地正值_________(季節).
(2)甲國北部的森林遭受嚴重破壞,對全球氣候造成的影響是_________.
(3)甲國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該河的航運價值比乙國東北部的世界最大淡水湖群_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
(4)甲國的天然橡膠通過海洋運輸到乙國西海岸的最短航線需經過_________運河.乙國農業發達,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等農產品需要從甲國進口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