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黃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態、地域文化豐富多彩、生態環境日益改善。圖中陰影區黃土層深厚,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黃土高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黃土是由風從沿海濕潤地區吹到黃土高原堆積而成的
B.流經黃土高原的黃河水質清澈、含沙量小
C.黃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蓋率高
D.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2)下列屬于“黃土風情”的是( )
①窯洞 ②碉房 ③信天游 ④京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
A.退耕還林還草
B.植被遭到人為破壞
C.黃土土質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答案】
(1)D
(2)B
(3)B
【解析】黃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連山、長城和秦嶺之間,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這里是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廣的區域,長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1)關于黃土的來源,長期以來,中外學者有過不同的爭論,其中,以“風成說”比較令人信服。認為黃土來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肅、寧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亞等廣大干旱沙漠區;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有無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匯入,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進入黃河的泥沙近90%來自于中游流域;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由于長期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故本題選D。(2)①黃土高原當地居民依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了冬暖夏涼適宜居住的窯洞;②碉樓是一種特殊的漢族民居建筑,因形狀似碉堡而得名。最具特色的碉樓有藏區高碉和廣東江門開平碉樓為典型代表;③信天游是流傳在中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這是一部用老镢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這是黃坡黃水之間的一朵奇葩;④京劇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被譽為中國的“國粹”,故本題選B。(3)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有地形破碎;地表裸露,植被差;夏季多暴雨;土層疏松;人為原因為有開墾;采礦;修路等導致植被破壞嚴重,故本題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華網堪培拉2010年9月23日電 為了慶祝澳大利亞首都和中國首都北京締結友好姐妹城市10周年,一尊高1.92米的孔子雕像落戶澳大利亞首都市中心。
(1)觀察圖中的圖例,判斷該國的首都是。
(2)圖中位于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自向。
(3)中國首都北京位于澳大利亞首都的方向。
(4)在1∶150000000的世界政區圖上量得中國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亞首都的直線距離為6厘米,則兩地的實地距離是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馬爾代夫是以旅游業為支柱產業的著名島國。2014年12月4日,馬累海水淡化廠設備損毀導致該島淡水供應中斷。應馬爾代夫政府請求,中國政府及時向其提供了飲用水等物資和資金援助。下圖是馬爾代夫部分區域示意圖。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大氣降水是該國的淡水來源之一。下圖所示區域降水類型多為( )
A. 臺風雨 B. 地形雨 C. 對流雨 D. 鋒面雨
【2】該國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有( )
①水土流失 ②霧霾嚴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土高原景觀圖,回答問題
(1)讀圖,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特征是 , 當地的傳統民居是。
(2)寫出黃土高原的四種地貌景觀。
(3)為了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當地居民采取哪些綜合治理措施,試加以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內最大高差可能為( )
A. 50 m B. 55 m C. 60 m D. 65 m
【2】圖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在圖示區域內擬建一座小型水庫,設計壩高約13 m。若僅考慮地形因素,最適宜建壩處的壩頂長度約( )
A. 15 m B. 40 m C. 65 m D. 9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水資源有“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特點,解決這一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是( )
A.植樹造林
B.跨流域調水
C.修建水庫
D.提高水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