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被亞、歐、北美洲三大洲環抱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行為對空氣質量沒有影響的是( )
A.秋收后,村民把秸稈燒掉,用秸稈灰肥田
B.城里的汽車越來越多,尤其是私人汽車
C.許多家庭用煤爐生火做飯
D.電動摩托車的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經緯線圖,回答問題。
【1】寫出A、B、C、D點的經緯度:A( , );D( , );
【2】C點位于半球(選東半球或者西半球)。
【3】從高中低緯度來劃分A、B、C、D四點,位于低緯度的有,位于中緯度的有.
【4】B點位于A點的方向.
【5】一架飛機若從D點出發沿該緯線向東飛行,在不改變方向的情況下,能否回到原點。(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湖南地圖出版社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制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換個角度看世界,根據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點經緯度位置是( )。
A. 0°,105°W B. 0°,105°E
C. 0°,75°W D. 0°,75°E
【2】圖中乙為( )。
A. 亞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3】圖中丙為( )。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4】甲點位于上海的( )。
A. 東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5】換個角度看世界,是哪位科學家觀察世界地圖之后引發了思考并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
A. 麥哲倫 B. 哥白尼 C. 哥倫布 D. 魏格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導致臺灣6.7級地震的原因是( )
A.地殼運動 B.海平面升降 C.人類活動
(2)寫出地震震中的經緯度: ,
(3)震中位于臺北的 方向。
(4)臺灣位于 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兩大板塊相向“漂浮”移動,地震現象頻繁,屬 火山地震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讀圖“全球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此次地震中心處于兩大板塊之間,這兩大板塊分別是
A.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B. 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C.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D. 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
【2】依據板塊構造理論,下列屬于火山地震多發區的是
A.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B. 澳大利亞
C. 亞歐大陸內部地區 D. 太平洋中心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是世界最大的 沙漠.此沙漠以南的地區是 (人種)的故鄉.B是 .(緯線)
(2)C處是非洲最南端的 ,也是中東石油輸出路線必經地之一.
(3)D是非洲最高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