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作一次穿越之旅,能感受中國顯著的地理差異,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安娜飛抵旅行首站①城市 ,每天同當地人一道喝奶茶,吃牛羊肉,知道主要發展的是 業,從①城市乘火車抵達呼和浩特,途中給安娜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廣闊的草原和 景觀.
(2)從呼和浩特乘火車來到了成都,安娜感受到四川盆地(成都氣候資料圖) 的氣候不同于內蒙古溫涼干燥的氣候,看到成片的 (耕地類型)不同于遼闊的草地,看到了偉大的 水利工程,該水利工程調節岷江江水資源的時空變化,控制進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起著趨利避害之功能.
(3)從成都乘汽車來到了青藏地區,考察被譽為“ ”的三江源地區,安娜雖然感到呼吸困難,但雪山、藏山羊、藏羚羊和“高原之舟” 都帶給她歡樂.
(4)旅途中安娜結識了 、 、蒙古族(民族名稱)等不同民族的朋友,欣賞到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如蒙古族的 (選填圖“c”或“d”),發現中國民族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特征.
(5)安娜從新疆來到內蒙古,距離太平洋愈來愈近,年降水量 ;
【答案】(1)烏魯木齊,畜牧業,荒漠。
(2)濕熱,水田,葛洲壩。
(3)中華水塔,牦牛
(4)維吾爾族,回族(或漢族,哈薩克族)
(5)越來越多
【解析】(1)據圖可知:①是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政府駐地烏魯木齊;西北屬于典型的非季風區,降水少,氣候干旱,當地荒漠面積廣大,以畜牧業為主。
(2)四川盆地位于亞熱帶地區,氣候濕潤,該地耕地類型屬于水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城市西部,該工程有效控制了岷江的水患。
(3)三江源地區湖泊眾多,湖泊是河流的補給水源之一,同時還對河流流量起著天然的調蓄作用。三江源地區還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沼澤區,光部的沼澤像海綿一樣,吸納雪山和冰川的融水,匯成江河的最初水源。被譽為中華水塔;青藏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牧區,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等,其中牦牛是青藏地區代表性的畜種,它的毛厚而長,耐寒力強,體矮身健,善于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牦牛肉質好,是本區居民的重要肉食來源。
(4)據圖可知:c是蒙古族的傳統項目:摔跤運動;中國各族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特征。
(5)從新疆來到內蒙古,距離太平洋愈來愈近,年降水量愈來愈多;從呼和浩特到成都途中翻越的秦嶺,是中國北方與Ⅲ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從成都到拉薩途中翻越的橫斷山脈是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一級階梯的分界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①、④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A. 干旱地區和濕潤地區分界線
B.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 外流區與內流區分界線
D. 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優勢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區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 區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 區域③主要是地熱能和核能
D. 區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幅“南方民居”和“北方四合院”景觀圖,四合院占地規模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則規模小,多2-3層樓房,其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雨水多,多層建筑利于排水
B. 北方比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 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地形崎嶇,平原較少,人多地少
D. 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京滬高速鐵路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車,它的建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間的往來更加便利。讀圖1,回答下列問題。
(1)京滬高鐵縱貫了我國三大直轄市和、魯、蘇、四省(填簡稱)。
(2)京滬高鐵連接的我國兩大工業基地是、。
(3)圖2為北京、上海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其中代表上海的是圖,據圖描述兩城市在氣溫和降水方面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黃河哺育了兩岸的人民,它們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黃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2)圖中黃河干流A、B、C三個河段容易出現凌訊的是 , C河段流域狹窄,無支流匯入的原因是。
(3)圖中①地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是。
(4)圖中②地區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 治理的主要措施有。
(5)請你依據所學知識,簡述長江中上游省區和下游省區應如何進行優勢互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