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中A、B、C、D四個區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地區,以水田為主的耕地主要位于 地區,天然氣和石油豐富的是 地區(填字母)。
(2) C區域與D區域的分界線是 ,它大致與我國 毫米等降水量線相吻合,與我國1月 ℃等溫線基本吻合。
(3) A區地處內陸,又有山脈阻隔,降水稀少。因此本區的自然特征是 。
(4) 擁有“世界屋脊”的是 地區(填字母)。該區具有代表性號稱“高原之舟”的畜種是 。位于該區號稱“聚寶盆”的是 盆地。
【答案】(1)B;D;A;
(2)秦嶺﹣淮河一線; 800;0;
(3)干旱;
(4)B;牦牛;柴達木.
【解析】試題分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讀圖分析可知,圖中A為西北地區,B為青藏地區,C為北方地區,D為南方地區;
(1)圖中四個區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青藏地區,以水田為主的耕地主要位于南方地區,天然氣和石油豐富的是西北地區.
(2)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該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它大致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相吻合,與我國1月0℃等溫線基本吻合.
(3)西北地區地處內陸,又有山脈阻隔,降水稀少.因此本區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4)青藏地區海拔高,該區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青藏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動物是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稱.位于該區的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故答案為:(1)B;D;A;(2)秦嶺﹣淮河一線; 800;0;(3)干旱;(4)B;牦牛;柴達木.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新疆地圖”完成下列各題:
(1)新疆“三山夾兩盆”的地形,圖中的ABC指的“三山“,其中A為 、B為 、C ,兩盆指D 盆地、 E 盆地。
(2)填出①②代表兩條河流,① ,② 。
(3)圖中a代表 (城市).圖中Ⅰ為 鐵路。
(4)新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高山環繞,干旱少雨。 是本區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綠洲居民所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哈爾濱的小明寒假期間隨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程中,他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請問小明的出行線路最有可能是( )
A.哈爾濱至拉薩 B.哈爾濱至海口
C.哈爾濱至蘭州 D.哈爾濱至上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四川省宜賓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閱讀下面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重點解決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丙兼顧沿線生態環境和農業用水,華北地區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嚴重,成為我國最缺水的地區.
材料二:如圖“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和“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比例圖”
(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由南向北依次經過鄂、 、 、京四省市.(填簡稱)
(2)據圖可知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是 .
(3)“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主要是利用 運河向北輸水.中線工程目前從 水庫引水,沿線開挖渠道, 北上.
(4)根據材料,請你談談華北地區水資源緊張的社會原因.(至少兩點) .
(5)從某種意義上說,節水比調水更重要,請提出節水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 (至少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