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某地(98.31°E,39.44°N),與圖中比較符合的是
A. AB. BC. CD. D
【2】該地位于
A. 熱帶B. 南溫帶C. 北寒帶D. 北溫帶
【答案】
【1】C
【2】D
【解析】
根據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進行分析解答。
【1】某地經緯度為(98.31°E,39.44°N),可知緯度位于40°N以南,經度位于100°的西側;結合題意。C點符合。故選:C。
【2】已知,23.5°N至23.5°S之間為熱帶;23.5°N與66.5°N之間為北溫帶,66.5°N與90°N之間為北寒帶;23.5°S與66.5°S之間為南溫帶,66.5°S與90°S之間為南寒帶;該點位于39.44°N,屬于北溫帶;結合題意。故選:D。
考查經緯網地圖的判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的形狀是規則的正圓球體
B.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長約8萬千米
D.地球的形狀是兩極略鼓、赤道稍扁的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①是( )
A.印度洋板塊B.太平洋板塊C.非洲板塊D.南極洲板塊
【2】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
A.沿岸地殼穩定B.處于板塊內部C.面積正在擴大D.地殼相互擠壓
【3】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頻繁,但不可能直接引發以下現象是( )
A.地殼褶皺抬升,形成山脈B.泥石流C.火山D.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七大洲四大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數字和字母分別表示的大洲和大洋名稱:大洲:④______⑥_____,大洋:B________D_______
(2)②③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運河。
(3)赤道穿過的大洲有__________、南美洲和亞洲、大洋洲。
(4)由于半球位置的差異,當丙地處于一年中的夏季時,丁地則處于一年中的__________季。
(5)②、③兩大洲都瀕臨的大洋是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圖,回答
【1】A點的海拔為
A. 300米B. 400米C. 500米D. 600米
【2】B處地形是
A. 山頂B. 鞍部C. 陡崖D. 山谷
【3】下列圖中敘述正確的是
A. 圖中所畫的①②③三處河流中,錯誤是②B. ①②③三處河流中,錯誤的是③
C. 甲村位于乙村東北方向D. 甲、乙兩村最有可能演變為城市的是甲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等高線地形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 E_______。
(2)圖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___。
(3)若小明在地圖上量得兩個山頂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地距離是_____。
(4)山頂甲在山頂乙的_______方向。
(5)甲、乙兩山頂的相對高度是______。
(6)登山隊從①②兩條路線登山,比較省力的路線是_______, 判斷理由是_______。
(7)若在圖中選一地點開展攀巖活動,應選在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