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四個城市中,一年當中有兩次太陽直射的地方是:
A.海口(20°N附近)
B.武漢(30°N附近)
C.北京(40°N附近)
D.哈爾濱(46°N附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東半球,亞洲東部,西臨太平洋
B.領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從經度來看,我國全屬東經度;從緯度來看,我國全屬低緯度
D.我國南部有北回歸線穿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日本略圖”,讀圖后回答問題
(1)寫出日本四個大島的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與日本隔海相望的國家E是_______。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日本的國花是_________。
(3)在圖上相應地方填上:日本海、太平洋、朝鮮海峽、津輕海峽。
(4)寫出工業區名稱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5)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本的經濟類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兩極地區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長城站位于西半球,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B. 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別是北美洲、亞洲、歐洲
C. 南極地區無人定居,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是因紐特人
D. 北極地區降水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資源區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④點的經緯度是°N、180°。④點位于③點的方向。
(2)圖中①②兩大洲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位于北溫帶的是。
(3)家在北京的暢暢早上12:00給家在紐約的姐姐打電話,姐姐在接聽電話時當地是(白天、黑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局部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二戰后,新加坡迅速崛起為亞洲發達經濟體的位置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馬來西亞的領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部分。
(3)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這一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
(4)中南半島的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兩點即可)。
(5) 2014年12月19日中國與泰國簽訂合作備忘錄,兩國將合建由昆明至曼谷的中泰鐵路。簡述中泰鐵路的修建給泰國帶來的好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12,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8分)
(1)甲圖中虛線①和虛線②中,有一條是晨昏線,另一條是經線。代表經線的數字代碼應該是______。
(2)如果甲圖中A點所在的經線是東西半球分界線之一,圖示部分東半球面積比西半球面積大,甲所在經線的經度為______(提示:相鄰兩條經線相差30°),乙點所在的緯線的緯度為_______。
(3)如果甲所在地的晝長達到一年中最大值,則當日北半球節氣最可能是_______。乙圖中地球的位置在_________處。
(4)地球上晝夜交替現象是由地球_________產生的;晝夜長短的變化是由地球__________產生的。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公轉到B位置時,正是我國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
B.地球公轉到B、D位置時,太陽直射赤道
C.本次考試時,地球位于B和C之間
D.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每年受到一次太陽直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左圖,描述圖示國家的緯度位置.
(2)據右圖判斷,該地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征是 .
(3)該國家水旱災害頻發,原因是 季風異常變化,請在圖1中用箭頭表示該風向.
(4)左圖中A、B兩地所在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的是 地(填字母),該地更適合種植 (糧食作物)
(5)國家最突出的人口問題是 ,由此對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