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施區域優勢互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了解決長江三角洲地區能源缺乏狀況,我國實施了多項輸電、輸氣工程(下圖),對促進能源產地和消費地的經濟持續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如“皖電東送”工程建成后,每年輸送的電力相當于為上海新建了6座百萬千瓦級的火電站,向外輸送能源的同時,也促進了安徽能源產業的大發展。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說出我國南方地區能源豐富,它彌補了能源匱乏的不足。
(2)我國在長江上A處建設了大型水電站,這里蘊藏著巨大水能資源的原因是?
(3)“皖電東送”是利用安徽省豐富的資源發電,輸往長江三角洲地區。近幾年,人口密集的東部地區空氣質量越來越差,請說明通過“皖電東送”的輸電形式,對東部地區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兩方面帶來的好處。
(4)從能源礦產的分布和社會經濟因素兩方面,分析說明長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原因。
【答案】
(1)水能(水電);煤、石油(或能源礦產)
(2)
水能(水電) 煤、石油(或能源礦產)
(3)煤炭;變輸煤為輸電,減輕東部運輸壓力;減少煤炭運輸中的污染,直接用電改善了大氣質量。
(4)
長江三角洲能源資源缺乏,再加上人口多,經濟發達,耗電量很大。
【解析】第(1)題,閱讀圖例,可分析得出南方地區水能豐富,彌補了煤炭、石油等礦產能源不足的問題。第(2)題,A處是三峽水電站,因為此處位于地勢第二、第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氣候濕潤,河流水量大,所以水能豐富。第(3)題,皖是安徽省的簡稱,讀圖可以看出安徽省煤炭資源豐富,把煤炭轉化為電進行輸送,可以減輕東部地區運輸壓力,減少煤炭運輸中的污染,直接用電改善了大氣質量。第(4)題,長江三角洲地區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能源缺乏;再加上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耗電量大,導致長江三角洲能源短缺。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
(1)①是山脈,它的南側是高原.
(2)⑨是平原,⑩是平原.
(3)⑦是盆地.它的南北兩側分別為山脈和山脈.
(4)山脈③以西是高原,⑥是高原,它的西側是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東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以下地理特征,與沙特阿拉伯國情不相符的是( )
A. 海運便利 B. 干旱范圍廣 C. 石油資源豐富 D. 以黑色人種為主
【2】下列解決沙特阿拉伯水資源不足的措施,目前實用性不強的是( )
A. 海水淡化 B. 選擇耐旱農作物
C. 從南極地區輸入冰川 D. 發展噴灌、滴灌技術
【3】一艘油輪從波斯灣駛往我國廣州,一般需要經過( )
A. 直布羅陀海峽 B. 馬六甲海峽 C. 蘇伊士運河 D. 巴拿馬運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疆的喀什被譽為“中國的西大門”,其設立經濟特區的優勢是 ( )
A. 土地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 B. 我國陸上通往中亞的唯一通道
C. 位于西北邊陲,利于鄰國經濟貿易往來 D. 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長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發源于唐古拉山
B.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
C.注入渤海
D.是我國長度最長,水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探究。我國疆域遼闊,自然與人文景觀異彩紛呈而又迥然不同。某市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準備對我國區域的劃分進行探究。
探究課題:區域的劃分
探究準備:(1)區域的劃分應依據一定的指標。總體來說,區域內主要指標有明顯的一致性,區域間有顯著的差異性。(2)部分資料,我國幾條重要地理界線圖。
(1)探究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探究過程:請參照提示,完成探究。
(2)為了進一步認識我國四大地理區域間的差異,請你以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為例,任選一課題進行對比分析。
選題(1):自然地理特征對比分析(提示:主要地形、年降水量、1月平均氣溫等方面)
選題(2):人文地理特征對比分析(提示:農田類型、傳統運輸方式、民居特色等方面)
探究結論:
北方地區 | 南方地區 | |
地形(農田) | ||
年降水量 | ||
1月平均氣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3月,我國漁民在117°E、16°N附近海域進行海上捕撈作業時,受到某鄰國軍艦的干擾,我國漁政船立即從F地出發前往事發海域維權,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事發點位于東半球
B.事發點位于北溫帶
C.事發點位于F點的東北方向
D.事發點所在的緯線比F點所在的緯線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