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習小組在學習地球運動時,進行了演示探究。圖5為其探究過程中的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 )
A. 手電筒是從南向北照向地球儀的
B. 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晝短夜長
C. 北半球隨著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
D. 地球上晝夜之分現象是地球的自轉產生的
【2】此時演示地球自轉,圖中地球儀正確轉動方向的是( )
A. →B. ↗C. ←D. ↘
【答案】
【1】A
【2】D
【解析】
根據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進行分析解答。
【1】讀圖可得,南極圈以內是極晝現象,北極圈以內是極夜現象,手電筒是從南向北照向地球儀的,故A正確;
圖中所示北極圈以內全部是極夜現象,此圖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回歸線地區晝長夜短,故B錯誤;
北半球隨著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短,故C錯誤;
地球上晝夜之分的原因是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造成的,故D錯誤。
故選:A。
【2】地球自轉時,地軸是傾斜的,地軸和公轉軌道平面呈66.5°的夾角;地球的自轉是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的;讀圖可知,水平方向上自西向東的箭頭,B是自西南向東北的箭頭,C是自東向西的箭頭,D是地球儀傾斜66.5°夾角時自西向東的箭頭;故選項D符合地球自西向東旋轉的方向。故選:D。
本題考查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原因、特點和自轉方向的判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種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A是____人種,B是____人種,C是____人種。
(2)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及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等,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也有分布,黑色人種分布最廣的是________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人,他們是殖民主義者從________洲販運去的黑人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圖是一幅以極地為中心的地球自轉示意圖中,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時A點是晝長夜短,正值夏季 B. 此時B處要天亮,而C處進入夜晚啦
C. 此圖是南半球的日照圖 D. H正在A的北方,在B的東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9年6月,歐盟和美國以涉嫌貿易保護為名,就中國限制出口稀有金屬問題,向某國際組織提起訴訟,我國提起反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該組織最有可能是
A、聯合國 B、國際奧委會
C、世界貿易組織 D、國際紅十字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屬于發達國家特點的是
A、以資源型和資源加工型工業為主
B、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較低
C、工業生產技術水平較低
D、以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地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用數字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數量 B. 用文字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名稱
C. 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各種地理事物 D. 圖例是地圖的語言,它能使人們獲得某種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人口問題的最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
B.人口基數大,資源、環境壓力大
C.人口過多帶來的城市化問題
D.東西部人口分布不平衡,影響西部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00千米的是 ( )
A. 1:300 B. 1:3000 C. 1:3000000 D. 1:30000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云南省元陽縣隨山勢修筑的層層梯田.錯落有致、蔚為壯觀,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下圖是元陽縣梯田景觀圖片。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該地梯田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
A.甜菜
B.棉花
C.小麥
D.水稻
【2】相對于坡地的其它開墾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緩解
A.水土流失
B.酸雨
C.上地沙漠化
D.沙塵暴
【3】為促進經濟發展,當地可以進一步發展的優勢產業是
A,旅游業
B.水產養殖業
C.畜牧業
D.農產品加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