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更好地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相關內容,我們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七大洲四大洋。據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都穿過的是( )
A.亞洲B.非洲C.歐洲D.北美洲
【2】下列大洲大洋跨經度最廣的是( )
A.北冰洋B.太平洋C.亞洲D.北美洲
【3】假如地中海將在幾千萬年之后消失,那么將連在一起的大洲是( )
A.亞洲、非洲B.大洋州、南極洲C.北美洲、歐洲D.歐洲、非洲
【答案】
【1】B
【2】A
【3】D
【解析】
根據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進行分析解答。
【1】全球共有七大洲。其中被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都穿過的大洲是非洲;亞洲被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歐洲被北極圈穿過,北美洲被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依據題意。
故選:B。
【2】七大洲中,南極洲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內,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四大洋中,北冰洋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內,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依據題意。故選:A。
【3】地中海處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處,其面積越來越小。假如地中海將在幾千萬年之后消失,那么將連在一起的大洲是歐洲與非洲。依據題意。故選:D。
本題考查大洲、大洋的位置及概況,理解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三角洲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該地區以城市群為龍頭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長江三角洲地區與城市群發育不相關的自然因素是( )
A.氣候溫暖濕潤B.河網密集
C.礦產資源豐富D.臨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2】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上海B.南京C.杭州D.蘇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豐富的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12年7月,我國已有43項遺產被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著名的有甘肅敦煌__________,西藏拉薩__________,陜西西安__________,北京__________長城,曲阜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中國杭州舉行,這也是中國首次舉辦首腦峰會.20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國集團(G8)的財長在德國柏林成立,于華盛頓舉辦了第一屆G20峰會,屬于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余12個重要經濟體組成.20國集團的成員包括:亞洲: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歐洲: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以及歐盟;非洲:南非;大洋洲:澳大利亞;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請同學們根據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小題.
【1】G20成員國中,面積最大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 )
A.美國和中國B.中國和美國
C.加拿大和俄羅斯D.俄羅斯美國
【2】二十國集團(G20)國家語言中,下列不是聯合國官方語言的是( )
A.漢語B.英語C.日語D.阿拉伯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繼推出“共享單車”后,“共享雨傘”也來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如果只考慮降雨,“共享雨傘”使用頻率最高的城市是
A.廣州B.蘭州C.拉薩D.北京
【2】“共享單車”和“共享雨傘”的推出,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是
A.有利于美化城市環境B.綠色出行,提高資源利用率
C.有利于促進旅游業發展D.增加就業,加速工業現代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之路,倡導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簡樸生活,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目前,垃圾分類成新風尚。廢舊電池屬于
A.廚余垃圾(綠廚廚)B.其他垃圾(黃其其)
C.有害垃圾(紅危危)D.可回收物(藍寶寶)
【2】為表達祝福,下面的方式符合低碳環保的是
A.郵寄鮮花B.買精包裝的高檔禮品
C.寄明信片D.發微信祝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能正確反映我國氣候特征的是
A.氣候復雜多樣,海洋性顯著B.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顯著
C.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D.氣候單一,干旱面積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