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三湘風采)
金秋十月,某地學校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一次家鄉地理調查,并繪制了等高線地形圖(乙)。根據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調查中,他們看到果農正在山上的果樹林采摘黃橙橙的果子。這種“黃橙橙的果子”可能是__________。
(2)在繪制乙圖時,A、B、C、D四條河流出現了一處明顯錯誤。這條河流是___。
(3)調查中,他們了解到清河流域集水面積廣,屬于_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降水豐富且集中,洪澇災害時有發生。為此,E處正在修建水庫大壩。因大壩建設需要搬遷的村莊是_________。
(4)他們還籌劃從婁底乘火車去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考察,請為他們設計一條近便的出行路線。
【答案】(1)柑橘(2分)
(2)D(2分)
(3)亞熱帶季風 ①(各2分)
(4)
(答對任意一條線路即可,2分)
【解析】
試題
(1)湖南省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屬于亞熱帶地區,亞熱帶地區“黃橙橙的果子”可能為柑橘。
(2)等高線往高處凸為山谷,往低處凸為山脊。河流一般發育在山谷處,A、B、C三條河流位于山谷。D位于山脊,山脊一般為分水嶺,不能發育河流。
(3)湖南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E處修建水庫大壩蓄水,①處位于盆地底部,海拔最低,將被水庫淹沒,需要搬遷。
(4)從婁底乘火車去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考察,其近便的出行路線可以是:從婁底經洛湛線到石門,再從石門經焦柳線到張家界;或從婁底經湘黔線到懷化,再從懷化經焦柳線到張家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的黑土地分布在 圖中
A. 甲B. 乙C. 丙D. 丁
【2】我國“吃小米,住窯洞,唱信天游”的地形區在 圖中
A. 甲B. 乙C. 丙D. 丁
【3】下列關于農業和生活、自然景觀的描述與其顯著自然特征、其所在的地理區域搭配正確的是
A. 小橋流水人家——濕熱——甲B. 旱地麥浪蘋果香——冷濕——乙
C. 大漠孤煙直—干旱——丙D. 青稞糌粑酥油香——高寒——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梅同學暑期隨父母到西藏旅游。完成下面小題。
【1】小梅同學對入住酒店的北京(東8區)、倫敦(0時區)、東京(東9區)三個時鐘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①是東京時間B. ②是北京時間
C. ③是倫敦時間D. 無法判斷
【2】小梅同學關于西藏的敘述,不可信的是( )
A. 旅游期間河流處于枯水期B. 白天光照強
C. 藏族的服裝與環境有關D. 晝夜溫差大
【3】小梅同學關于青藏高原夏季氣溫低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緯度低B. 海拔高C. 白晝長D. 晴天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①既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也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地區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2)甲圖中③是我國最大內流河,其水源主要是來自____。B地耕地類型是___。
(3)結合A、B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從氣候角度簡要說明有利于A、B兩地農業生產的共同優勢條件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開發因地制宜。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因地制宜,精準扶貧。讀圖,回答問題。
(1)德國一位教授根據中國區域景觀差異將各區域分別命名為“綠色中國”、“黃色中國”、“銀色中國”、“金色中國”、“藍色中國”,其中“銀色中國”代表地區,“藍色中國”則代表。
(2)某戶外俱樂部開展“穿越中國”騎行活動,哈爾濱出發,終點拉薩。讀圖,找出該線路穿越我國四大區域中的地區(填名稱)。俱樂部成員以下列標題概括沿途城市特點:①北國春城汽車之城②日光之城西藏首府③中原商埠鐵路樞紐④絲路起點多朝古都
請根據穿越的先后順序,給上述城市排序(填序號)。
(3)我國山區面積廣,低山丘陵集中分布在地區。四川西南大涼山勒爾村72戶村民居住在海拔千米之上的懸崖,與外界聯系需要攀爬藤梯,稱為“懸崖上的村莊”,貧困落后。對于如何脫貧,可可和樂樂觀點不同,根據保護生態,因地制宜原則,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近幾年來,美國把其戰略中心從大西洋轉到太平洋,隨著美國戰略東移,亞洲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凸顯,讀亞洲局部地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地理事物的名稱:A_________半島,①_____________灣,⑤____________運河,⑥__________海,F____________國家.
(2)A、B、C三大半島都有大面積的熱帶范圍,但氣候類型不同,AB半島以_________氣候為主,C半島以_________________氣候為主。因此C地的氣候使制約該半島農業生產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資源缺乏。
(3)中日韓三國到③____________灣及其沿岸地區去共同購買的自然資源應該是石油________________資源,而且三國的商船最短航線必須經過②______________(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區域有“世界屋脊”之稱,其代表性的牲畜是 ;本區的農作物主要分布在地勢較低的 地帶。
(2)到A區域旅游,要做好哪些準備,為什么?(提示:可從時間安排、出發前要準備的物品等方面考慮)
(3)B地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是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其南翼的中心城市是 。
(4)C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是 ,該區域土地荒漠化嚴 重,你認為解決的措施有哪些?(至少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礦產、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不屬于澳大利亞稱號的( )
A. “世界活化石博物館”B. “民族大熔爐”
C.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D.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2】從圖中可讀出澳大利亞人文方面的信息是( )
A. 袋鼠是其特有的動物B. 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廣
C. 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D. 城市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