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下題
(1)西北地區植被由東向西的分布規律是( )
A.荒漠 草原 荒漠草原
B.草原 荒漠草原 森林
C.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D.森林 荒漠草原 荒漠
(2)西北地區的人口和城鎮的分布特點是( )
A.多呈放射狀分布
B.多呈方格狀分布
C.多呈圓圈狀分布
D.多呈帶狀或點狀分布
(3)圖中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號稱“塞上江南”,是重要的農業區,其灌溉農業的水源主要來自( )
A.黃河
B.西風帶來的降水
C.塔里木河
D.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答案】
(1)C
(2)D
(3)A
【解析】(1)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全國降水最少的地方。從東到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2)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綠洲農業指荒漠地區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進行灌溉的農業。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及河流兩岸,分布著較多的綠洲。由于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盆地邊緣和河流兩岸,所以西北地區的人口和城鎮多呈帶狀或點狀分布。(3)黃河出青銅峽后,在寧夏、內蒙古段,地勢比較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沉積,形成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當地氣候干旱,黃河較少有支流匯入,加之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引黃灌溉,生產生活用水增加,黃河的流量逐漸減少。
故選:(1)C(2)D(3)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能與乙點所在的經線組成經線圈的是
A. 120°E B. 60°E C. 120°W D. 60°W
【2】圖中四點白晝時間從短到長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丙—乙—丁—甲 D. 丙—丁—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地理研學活動,對附近某區域進行野外考察。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甲處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
A. 山脊B. 山谷C. 陡崖D. 鞍部
【2】A點的海拔高度大約是( )
A. 150米B. 260米C. 320米D. 450米
【3】量得圖中兩山頂的距離是2厘米,那么兩地的實地距離是( )
A. 600米B. 6千米C. 60千米D. 6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神奇的北緯 45 度被稱為“黃金草原帶”,密布著全球眾多的優質牧場。歐 洲西部由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泛,氣候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地形以平原 為主,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廣闊的草場,使歐洲西部成為世界上畜牧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 一。
(1)甲、乙、丙是世界著名的畜牧業區,其中甲地區位于 洲。
(2)45°N 線穿過的大洋A是 。
(3)B 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是 。
(4)C 山脈是亞歐兩大洲的分界線,它是 。
(5)丙地區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至少列舉 2 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曾在芝加哥舉辦哥倫布紀念博覽會,從世界范圍看,新航路開辦促使
A. 全球聯系加強,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B. 整個世界基本形成了統一的市場
C. 世界最終成為一個整體
D. 促進了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的繁榮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青藏地區的青海省被譽為“中華水塔”,是“三江”的發源地。那么,“三江”指的是( )
A. 黃河、長江和金沙江 B. 黃河、渭河和瀾滄江
C. 金沙江、長江和瀾滄江 D. 黃河、長江和瀾滄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作為民族品牌的旗幟,吉林長春“ 一汽”見證了中國工業發展歷程。2019年央視春晚長春分會場一曲《時代號子》,把這座老工業基地城市的崛起奮進和振興發展表達得酣暢淋漓。求新求變是長春汽車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就像春晚中由105輛奔騰T77組成的“觀眾”方隊,正闊步駛向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藍海”。下左圖是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分布圖,右圖是長春市2017年產業結構比重圖和規模以上企業產值比重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中國工業基地
①新中國成立前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②新中國成立后主要向西北地區發展
③都包含有工業中心
④在每個省份都有分布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下列關于長春市產業結構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 第一產業比重最大B. 以輕工業為主
C. 三大產業比重相當D. 汽車工業產值高
【3】長春一汽、武漢二汽、上汽、廣汽在布局上的相同點是
A. 都位于傳統重工業基地內B. 位于氣候溫暖濕潤的亞熱帶
C. 靠近沿海航運便利的港口D. 都處于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區
【4】長春一汽從傳統汽車生產轉向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生產得益于
A. 高新技術的發展B. 勞動力數量的增多
C. 第三產業的發展D. 新工業基地的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