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區域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
B. B區域和C區域的分界線是秦嶺一準河線
C. ①昆侖山,②秦嶺是四大區域的分界線
D. C區域是南方地區,窯洞是本區域的特殊民居
【2】古代有不少詩詞大家對我國的大好河山進行了描述,給后人留下了膾笑人口的佳句,下列詩句與圖中字母所示區域環境特征不相配的是( )
A. A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 B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C. C一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D. D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答案】
【1】D
【2】B
【解析】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之間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環境差異不同,根據各地的環境差異,將我國分為四大地理區域。
【1】A區域是西北地區,這里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B區域和C區域的分界線是秦嶺一準河線;①昆侖山,②秦嶺是四大區域的分界線;C區域是南方地區,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特殊民居,故選D。
【2】A地區是西北地區,這里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觀;B是北方地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南方地區的景觀;C是南方地區,這里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景觀;D處是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這里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景觀,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略圖,回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稱.
A 海B洋C島D島
(2)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主要是因為:日本處在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3)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4)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沿岸和 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條件有較大變化 B. 社會勞動力需求幅度增加 C. 經濟文化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 D. 商業貿易活動日益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大年初六開始,春節出游進入返程高峰。由于海南出現大霧,能見度多段時間內都沒有達到通航條件,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三大港口多次短暫停航,導致春節期間赴海南自駕旅游的上萬輛出島車輛嚴重滯留,無法通過輪渡抵達海峽對岸,堵車里程一度達10公里,數萬游客無法按期回家。
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問題:
(1)圖中距離海南島最近的大陸省區①為____________,它們之間的海峽是________海峽,此海峽是我國的內海之一;鄰近的②省區簡稱為______。
(2)材料二圖中字母A所在的海域為_______海,海南島夏秋季節經常會遭受_______災害的影響,導致狂風暴雨天氣。
(3)根據材料二地圖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
A.海口所在的海南省全部位于熱帶地區 B.海口市的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C.海南島的地勢特點為中部高、四周低 D.春節期間海口黑夜長于白晝
(4)導致本次春節出游游客滯留海南島的天氣現象是(_______)
(5)由材料二可知,海南島年降水量分布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
(6)春節期間,海南島和黑龍江省均為人們前往旅游的熱門目的地,請分析此時兩地氣候特點的差異,及各自發展旅游活動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水系圖,回答問題.
【1】關于長江水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進入汛期
B.下游的支流多水量大
C.上游大型湖泊多
D.下游水能資源豐富
【2】關于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后產生的綜合效益,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阻礙了長江航運,縮短了運輸里程
B.從宜昌到重慶的河運能力大大提高
C.可以有效調節長江中下游水位
D.能有效緩解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電能緊張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4月10日晚,運載14萬噸原油的油輪成功靠泊中緬原油管道起點馬德島港并開始卸油,中緬原油管道工程拉開投運大幕。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緬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河流自南向北流B. 屬于南亞地區C. 屬于內陸國D. 是我國的陸上鄰國
【2】關于中緬油氣管道建成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
①有利于我國從緬甸大量進口石油 ②從根本上緩解我國能源供應緊張狀況 ③減少了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縮短了石油運輸的距離,節省時間和運費 ④實現石油進口方式的多元化、多渠道,有利于增強我國石油供應安全性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