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請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盆地C、高原D。
(2)河流甲、乙均發源于青藏高原,向東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斷我國的地勢特點是。
(3)河流甲在流經黃土高原后,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極易形成水患災害。下列不屬于治理此種災害措施的是。
A.上游退耕還林還草 B.中游植樹種草,加強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D.引黃河水灌溉
(4)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工業基地,其中③是工業基地,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上海在工業基地(填名稱)中。
【答案】
(1)塔里木盆地;云貴高原
(2)西高東低
(3)地上河;D
(4)遼中南;滬寧杭
【解析】⑴由圖可知,圖中C是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D是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的云貴高原。
⑵河流甲、乙均發源于青藏高原,向東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斷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
⑶河流甲在流經黃土高原后,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極易形成水患災害,以上措施中,只引黃河水灌溉不是治理該災害的措施,其他三個都是。
⑷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工業基地,其中③是緯度最高的遼中南工業基地,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上海是在滬寧杭工業基地。
所以答案是:(1)塔里木盆地、云貴高原;(2)西高東低;(3)地上河、D;(4)遼中南、滬寧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亞洲北臨洋,南臨洋.
(2)亞洲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
A、東部、北部
B、東部、南部
C、東部、西部
D、中部、北部
(3)圖中M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4)字母P處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名稱叫 .
(5)一艘油輪從波斯灣到中國的上海,走最近航線要經過()
A、直布羅陀海峽 B、白令海峽
C、麥哲倫海峽 D、馬六甲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區與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連接正確的是:( )
A. 黃河中下游——草地 B. 長江中下游——旱田
C. 大興安嶺——林地 D. 內蒙古高原——水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多選)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題。
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區遠離海洋,降水稀少B. 乙區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
C. 丙區屬于濕潤區D. 丁區的河流無結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滬昆高速鐵路。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省份中,滬昆高鐵經過的是( )
A.河南省
B.湖北省
C.湖南省
D.廣東省
(2)滬昆高鐵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礙有( )①地形崎嶇②水流湍急③滑坡、泥石流④冰川、凍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滬昆高鐵通車的主要影響,正確的是( )
A.促進昆明旅游業發展,吸引更多消費
B.加強上海物資轉運,帶動經濟發展
C.利于上海產業升級,增強國際影響力
D.增加昆明農產品外運,擴大銷售市場
(4)以下國家戰略,最能體現我國海陸兼備優勢的是( )
A.一帶一路開發
B.南水北調工程
C.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D.設立自貿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解讀正確的是
A. 人口數量持續增加B. 環境污染不斷加重
C. 人均糧食不斷上升D. 自然資源數量持續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會導致
①土地資源利用過度 ②人均糧食持續上升 ③自然資源枯竭 ④環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長
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
A. 從赤道向兩極遞增
B. 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C. 同緯度的海洋比陸地氣溫高
D. 同緯度的山區比平原氣溫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洲大洋圖,按要求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稱:A 、B 、C 、D 、H 、M 、J 。
(2)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稱:E 、F 、G 、L 。
(3)大洲B、D之間的分界線是 ,大洲A、H之間的分界線是 。
(4)甲、乙兩圖中表示東半球的是 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