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資料,回答問題。
(1)圖中甲是 海;丁是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水嶺 (山脈)。
(2)黃河丙段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長江干流乙段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是 。
(3)圖中A、B兩個框圖內都修建有大型水電站。從地勢因素看,A、B兩處水能資源豐富的共同原因是,兩個地區都處在 地帶。
(4)據圖分析,位于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最缺乏的自然資源是 。
(5)圖中①、 ②、 ③三線跨流域調水工程叫 工程。
【答案】(1)黃 秦嶺 (2)含沙量大 洪澇 (3)第二、三級階梯的過度
(4)水 (5)南水北調
【解析】
試題分析:(1)據圖可以看出,圖中甲是我國的黃海;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以秦嶺為界。
(2)黃河丙段流經我國的黃土高原,因此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長江干流乙段由于地勢平緩,水量大,因此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是洪澇災害。
(3)判斷水能資源是否豐富既要地勢起伏大,又要水量豐富。從地勢因素看,A、B兩處水能資源豐富的共同原因是因為兩個地區都處在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
(4)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國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最缺乏的自然資源是水資源。
(5)為了解決北方地區的缺水問題,我國采取了水資源的跨區域調度,圖中①、 ②、 ③三線跨流域調水工程叫南水北調工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除了自轉,還圍繞著________公轉,公轉的方向是_________,周期是_________.地球公轉時,地軸是_________的,并且地軸的空間指向__________, 其北端始終指向__________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區名稱。
A 盆地 B 盆地 C 盆地
D 盆地 E 平原G 平原 F 平原
(2)A、B之間的山脈是 ;D、G的山脈是 。
(3)G平原主要種植的農作物 、 、 等農作物。一年當中,可收獲 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西北地區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引用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在河套平原、寧夏平原發展灌溉農業
B.位于柴達木盆地的油氣田是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
C.三河牛、三河馬是內蒙古草原著名的優質畜種
D.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是日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各地人民的生產與生活習俗也有較大的差別。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種植業主要分布在甲地區和乙地區
B.甲地區每年都舉辦那達慕大會
C.制約丙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D.丁地區煤鐵資源豐富,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2】秦嶺—淮河一線作為乙、丁兩地區分界線,南北兩側的水熱條件、農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明顯不同。某學校地理課外小組利用歌謠總結該線南北兩側地理事物特點,下面歌謠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秦淮線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一或二,水稻為重點。
B.秦嶺淮河線,南北農特點;以北為旱地,多用水灌溉。
C.濕潤半濕潤,八百等降線;亞熱暖溫帶,一月零度線。
D.南河流量大,水位變化顯;沙少汛期長,冬季無冰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考察隊去北極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達南極洲,主要原因是
A.此時正是南極極夜時期,風雪小
B.此時正是南極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為南極的暖季
D.此時為南極的雨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農業發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 )
A.新疆大力發展種植業
B.東北平原大力發展水稻種植業
C.長江中下游地區發展淡水養殖
D.歐洲西部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 A B C D 。
(2)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 ① ② ③ 。
(3)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 洲,面積最小的洲是 洲;赤道橫穿大陸的
是 大陸和 大陸; 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