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與2018年相比,2019年春運有諸多變化。表1為2019年春運第一周統計數據。下圖為春運期間鐵路回家耗時大數據。
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運營人次增長幅度最大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 鐵路B. 公路C. 航空D. 水運
【2】運輸人次最多的交通方式是
A. 鐵路B. 公路C. 航空D. 水運
【3】乘火車在12小時之內能到家的占比
A. 約30%B. 約40%C. 約50%D. 約60%
【4】乘火車回家耗時最長的省會及自然原因是
A. 海口——氣溫高,降水多B. 昆明——地勢高,車次少
C. 拉薩——海拔高,距離遠D. 拉薩——車次少,運量小
【5】平原地區,高鐵建設多采用高架橋梁,主要為了
A. 減少噪音擾民B. 較少占用耕地
C. 縮短運營里程D. 降低技術要求
【答案】
【1】C
【2】B
【3】D
【4】C
【5】B
【解析】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中國初步形成了由這些交通運輸方式組成的現代化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各種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均有各自的運輸工具和線路,因而各有特點。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交通線路總長度、各種運輸工具數量都有很大增長,交通干線不斷向內地和邊疆伸展,讀圖可知,運營人次增長幅度最大的交通運輸方式是航空。故C正確,符合題意選C。
【2】鐵路運輸載運量大,連續性強,行駛速度較高,運費較低,運行一般不受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適合于中長途客貨運輸;公路運輸雖載運量較小,運輸成本較高,但機動靈活性較大,連續性較強,適合于中、短途客運和高檔工農業產品的運輸;2013年春運期間,運送旅客人次最多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公路運輸。依據題意故選B。
【3】從圖上可以看出,乘火車在12小時之內能到家的占比約占60%.故D正確,符合題意。
【4】讀圖分析可知,乘火車回家耗時最長的西藏自治區,省會為拉薩。其自然原因在于海拔高,距離遠。依據題意選C。
【5】平原地區,高鐵建設多采用高架橋梁,主要為了較少占用耕地,我國東部平原地區人口稠密,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故B正確。
該題考查我國的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讀圖分析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最炎熱的大陸是( )
A.非洲大陸
B.澳大利亞大陸
C.南美洲大陸
D.亞歐大陸
(2)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
A.氣溫隨緯度的增大而升高
B.同緯度地區氣溫相同
C.氣溫從低緯度向兩極逐漸降低
D.北半球等溫線比南半球平直
(3)在北緯30附近,年平均氣溫在0C以下、比同緯度其他地方低10C多,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拔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經緯網,按要求填空:
(1)寫出A,C兩點的經緯度。
A: , C:。
(2)C點在半球,又在半球。
(3)C點屬于緯度(高、中、低),C點在A點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左圖和右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左圖和右圖中所標注的經緯度,書寫正確的是( )
A.20°E
B.30°W
C.60°N
D.40°S
(2)從南極到北極,緯度的變化規律是( )
A.由大到小再增大
B.逐漸增大
C.逐漸變小
D.由小變大再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2018年3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修正案》。
A. 刑法 B. 憲法 C. 民法 D. 教育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如圖),完成下列要求:
(1)我國的地理位置: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國位于洲的東部,東瀕洋,兼備,從緯度位置看,線穿過我國南部,大部分位于帶,小部分位于帶。地理位置優越。
(2)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主要表現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麗中國夢”主題班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下列措施對建設美麗中國不利的是( )
A.洞庭湖區退田還湖
B.內蒙古高原退耕還林還草
C.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
D.首都北京大規模開采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