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線大致是黑龍江的市——云南省的縣。該線以東部分的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該線以西部分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的%。
(2)這說明我國人口的分布特征是多,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上五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熱量帶名稱:A 帶 C 帶
(2) 是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
(3)圖中A、B、C三帶中,四季變化明顯的是 帶,氣候終年炎熱的是 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帶(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安汽車是最大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堅持科技創新,推進以"無人駕駛”為代表的智能駕駛技術,在重慶、上海、北京、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溟、英國伯明翰、美國底特律建立起全球研發格局,實現24小時不間斷協同研發。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觀察圖中的經緯線,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重慶位于(105°E, 30°N)附近 B. 橫濱位于(140°W,35°N)附近
C. 底特律位于(83°E, 42°N)附近 D. 伯明翰位于(2°W, 52°S)附近
【2】底特律位于伯明翰的
A. 東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東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3】長安汽乍把研發機構建立在世界汽車工業發達的地區,不僅有利于通過國際協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還有利于
A. 降低汽車生產原料進口的成本 B. 迅速占領國際市場
C. 去除國內汽車過剩產能 D. 減少國內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首先把中國分成東部與西部,再分別分成南北兩部分,形成如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塊區域,并把四塊區域命名為“綠色中國”、“黃色中國”、“銀色中國”和“金色中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如果說“金色中國”代表著我國黃沙漫漫,戈壁廣布的大西北,那么下列區域命名與圖中的區域位置對應正確的是( )
“黃色中國”—① “銀色中國”—②“綠色中國”—③ “金色中國”一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應該說這位教授對中國領土的分區還缺一部分,請你給這部分命名( )
A.黑色中國
B.白色中國
C.紅色中國
D.藍色中國
(3)這位德國教授手上有兩張中國的城市明信片(見A,B圖),他想進一步了解這兩個城市的地理特征,請你將下列資料整理歸類后介紹給他。
①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②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③北依燕山、西臨太行山 ④我國最大城市 ⑤溝通沿海經濟帶和長江沿江經濟 ⑥古城
圖片A所在城市的特征( )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4)圖片B所在城市的特征( )
A.②④⑤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巴拿馬運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位于中美地峽北部
B. 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C. 是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D. 大大縮短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航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Is Alice still afraid of high places?
— .She can’t even take a plane.
A. I don’t agree B. I think so
C. I don’t mind D. I hope 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最炎熱的大陸是( )
A. 非洲大陸 B. 澳大利亞大陸 C. 南美洲大陸 D. 亞歐大陸
【2】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
A. 氣溫隨緯度的增大而升高
B. 同緯度地區氣溫相同
C. 氣溫從低緯度向兩極逐漸降低
D. 北半球等溫線比南半球平直
【3】在北緯30附近,年平均氣溫在0C以下、比同緯度其他地方低10C多,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 )
A. 緯度因素 B. 海陸因素
C. 洋流因素 D. 海拔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歌曲《我愛你中國》中“當燦爛的太陽跳出了你東海的碧波,你的帕米爾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閃爍;當你的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處洋溢著盎然的春色”現象差異的原因主要是( )
A. 緯度因素,經度因素 B. 經度因素,緯度因素
C. 地形因素,海陸因素 D. 海陸因素,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