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校學生要組織一次爬山活動,所到山區的等高線地形如圖所示,據此完成各題.
【1】圖中所示地區最高處的海拔( )
A.低于1000米 B.低于1100米
C.高于1000米 D.高于1100米
【2】圖中C處的地形應為( )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山頂
【3】學生在爬山過程中想在一處景色秀麗的河邊休息,此處一般在圖中的( )處.
A.A B.B
C.C D.D
【答案】
【1】C
【2】C
【3】A
【解析】
試題分析: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較平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
解:讀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圖中所示地區最高處的海拔是1000米以上.根據題意.
故選:C.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較平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
解:讀圖可知,圖中C處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較平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
解:讀圖可知,圖中A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該部位能形成河流,B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C處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D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讀“孝感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圖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以高原為主 B.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
C.公路是西北﹣東南向 D.比例尺為1:500000
【2】圖中信息解讀不正確的是( )
A.若在①地建果園,最適宜種植菠蘿和香蕉
B.甲乙丙丁四村中宜發展成小城鎮的是丁村
C.甲乙兩村間擬建公路方案②比③容易建設
D.擬建水庫發電,其大壩選址合理的是④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的主場活動在杭州舉行,主題是:________。( )
A.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B.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C.保護環境,你我共參與D.守住生態環境紅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演變過程,完成各題.
【1】關于該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用地規模不斷變大 B.人口數量越來越多
C.聚落僅沿河流擴展 D.公路運輸越來越發達
【2】該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資源 B.人口
C.氣候 D.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于4月8日在海南博鰲開幕。論壇將主題確定為“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讀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
(1)看圖請描述亞洲海陸位置: 、 。
(2)亞洲南北氣溫差異大,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亞洲東部、南部 氣候顯著,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這兩個區域糧食作物都盛產 。
(4)讀圖2,亞洲的地勢特點 ,并簡述判斷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