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甲“我國局部地區圖”和乙“我國某地作物種植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甲中A山脈的名稱是
A. 南嶺 B. 陰山
C. 太行山 D. 秦嶺
【2】下列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中,經過圖甲A山脈的是
A. 濕潤區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B. 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C. 暖溫帶與中溫帶分界線
D. 季風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3】圖乙所展現的耕作場景,最有可能出現在圖甲中的
A. ①地 B. ②地區 C. ③地 D. ④地
【4】圖甲中④地所處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對應正確的是
A. 中溫帶、半干旱地區 B. 亞熱帶 、濕潤地區
C. 暖溫帶、濕潤地區 D. 暖溫帶、半濕潤地區
【答案】
【1】 D
【2】 A
【3】 D
【4】 B
【解析】
我國南北跨緯度廣,導致南北之間氣候差異明顯,尤其是冬季時,南北溫差大;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大致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
【1】由圖可知,圖中A山脈是位于黃土高原以南的秦嶺,與淮河一起組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故選D。
【2】由圖可知,圖中A山脈是秦嶺,該山脈是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其他三個地理分界線沒有經過秦嶺,故選A。
【3】圖乙所展現的耕作場景是在水田中進行的農業生產活動,最有可能是出現在秦嶺以南的④地,這里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故選D。
【4】圖甲中④地是秦嶺以南的南方地區,這里的溫度帶主要是亞熱帶,干濕區主要是濕潤區,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給上圖起一個合適的名稱( )
A. 珍貴的水資源 B. 水污染嚴重 C. 農家“喝”上了純凈水 D. 魚蝦絕跡
【2】關于上圖主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科技水平進步,農村生活水平提高 B. 農業是我國水資源用水大戶
C. 水污染嚴重,危及人類生活 D. 工業文明改善人類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形類型百分比及各類土地利用類型面積比重”表,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在地形方面表現的兩大特點是____和山區面積廣大。
(2)A表示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__,其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__業;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區是_____,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____業;草地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____業。
(3)我國西部內陸的土地利用程度較 ______(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近三次人口普查總人口數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數約為
A. 11.8億 B. 13.7億
C. 12.5億 D. 13億
【2】從1990年到2010年,我國人口變化的趨勢是
A. 人口總量已經停止增長
B. 人口總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C. 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D. 人口總量增加,但增長速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甲和圖乙,完成下列問題。
(1)B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
(2)圖甲中位于西半球的點是_________,C點屬于________(高、中、低)緯度。
(3)B在A的__________方向。
(4)圖乙是四個晝夜長短比例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夜長),能表示漳州(6月某日)晝夜長短的是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1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口數量和陸地面積情況表”,完成下列各題。
【1】由圖可知,2010年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口密度約為( )人/平方千米
A. 1.67 B. 0.6 C. 6000 D. 16667
【2】由圖可知,2010年三個省級行政區人口密度大小排列正確的是( )
A. 香港>澳門>臺灣 B. 臺灣>香港>澳門
C. 澳門>香港>臺灣 D. 澳門>臺灣>香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約為_____天。
(2)地球公轉到C位置時,太陽直射___________。
(3)人們根據不同緯度地區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將地球劃分為熱帶、溫帶、寒帶,其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__。
(4)地球的公轉,讓生活在溫帶地區的人們體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當地球公轉到A位置時,
我國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此時,澳大利亞的同學將迎來_______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