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____”。( )
A. 中國秋分節B. 中國農忙節
C. 中國農民節D. 中國農民豐收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歷山大·洪堡,德國著名地理學家、博物學家,被公認為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的考察足跡遍及西歐、中亞和美洲。下圖為洪堡美洲考察路線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1799年6月5日,洪堡從拉克魯尼亞港(①地)出發,開啟了歷時5年的美洲科學探索之旅。考察期間洪堡和他的伙伴探索了______洋、太平洋等大洋,以及歐洲、______洲、______洲的眾多自然奇觀,______次穿越赤道。
(2)1799年7月,洪堡到達了探險之旅的第一個目的地一一庫馬納(②地)。從這里出發,洪堡一行探索了該大洲第三大河流一一奧里諾科河。探險隊乘坐獨木舟逆流而上,在氣候______、______(填寫氣候特點)的熱帶雨林中穿行了2400千米后,最終到達了這條大河的源頭。
(3)1801年9月,探險隊翻越安第斯山到達欽博拉索峰(③地)。在洪堡所處的年代,欽博拉索峰被很多人認為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18但年6月,洪堡開始攀登這座“世界最高峰”。在攀登的過程中洪堡進行了大量的科學測量,他發現,隨著海拔升高,氣溫______,空氣中的氧氣也越來越______。洪堡一行最終到達了海拔約5800米的地方,成為了當時站的最高的人。在這里可能看到的景觀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研究“影響河流特點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該小組的探究程序,請你與該小組一起完成探究過程。
探究主題:影響河流特點的主要因素
(1)地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許多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建在河流的階梯交界處,是因為_____
(2)氣候對河流的影響: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主要原因是
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河流,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________(大于或小于)秦嶺——淮河以南的河流。
(3)植被對河流的影響: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年降水量超過800毫米,屬于________地區(干濕地區),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少。
(4)歸納總結:河流的特點,可以從________、流速、有無結冰期、流量、(4)通過以上探究,該小組的得到了一個收獲:探究河流的水文特征,需要從河流的________、流量、________、水位等方面進行分析。這些河流特點與地形、氣候、植被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5)學以致用:觀察分析南美洲地形分布圖,概括亞馬孫河的一條水溫特征,并分析原因。
水文特征
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2016年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讀 “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造成二十四節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形狀 B. 地球的大小 C. 地球自轉 D. 地球公轉
【2】“二十四節氣歌”對應的節氣中,龍口市全為晝長夜短的一組是( )
A. 春雨驚春清谷天 B. 夏滿芒夏暑相連 C. 秋處露秋寒霜降 D. 冬雪雪冬小大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出地理區域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
(2)A.B區域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一線,大致與我國1月__________℃等溫線和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B.C區域的分界線大致與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重合,此分界線經過我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山脈中的_____________山脈。
(3)C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本區域多________(內流/外流)河。
(4)D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本區有代表性的畜種是“高原之舟”_______。
(5)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A.B地區相比,B地區煤炭、水能資源更為豐富
B.A地區降水季節變化大,農業適于發展旱作農業
C.C地區嚴重缺水,適于發展種植業
D.D地區農業分布的限制性因素是氣溫。
(6)A.B兩區域之間的界線,其南北兩側地理差異明顯,表現是:
①它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地區和_______地區分界線;
②干濕地區中_______地區和_______地區分界線;
③氣候類型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界線;
(7)我國西部CD地區都以畜牧業為主; A.B區域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糧食分別是_____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月3日, 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A. 嫦娥三號B. 嫦娥四號C. 長征三號D. 長征四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局部景觀素描圖,甲乙所在河流中途消失,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能夠反映該區域具有干旱環境特征的圖例是( )
A. 河流 B. 綠洲 C. 城市 D. 鐵路
【2】該區域綠洲上的瓜果特別甜,是因為( )
A. 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較多
B. 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營養物質消耗少,糖分積累多
C. 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長
D. 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3】西北地區從東往西植被變化的規律大致是( )
A.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荒漠→森林→草原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草原→森林→荒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