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析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由于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是( )
A.風、雨、陰、睛
B.四季變化
C.太陽東升西落
D.晝夜更替
(2)12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 )
A.赤道上
B.北回歸線上
C.南回歸線上
D.南極圈上
(3)我國國慶節時,太陽直射在( )
A.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
B.赤道上
C.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
D.回歸線上
【答案】
(1)B
(2)C
(3)A
【解析】本題考查地球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意義。
(1)地球不停地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地方時、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等現象;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要繞著太陽轉動叫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地球五帶等現象。
(2)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各地達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南半球則進入一年中的夏季。
(3)我國國慶節時是每年的10月1日,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剛剛過去,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并且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移動。
所以答案是:(1)B;(2)C;(3)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對中國挑起
A. 經濟爭端 B. 貿易爭端 C. 領土爭端 D. 芯片爭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一:據統計,平均每小時每條車道空間上,小汽車可運輸3000人,公共汽車6000人,軌道交通1~6萬人,運送相同數量的乘客,公共交通與小汽車相比,可節約能耗80%以上,節約道路資源90%左右,污染物排放減少80%。正因如此,發展公共交通、減少小汽車出行被國際公認為是緩解擁堵、改善環境的一劑良藥。
材料二:地下水水質監測等級示意圖(2014年我國4896個監測點位數據)
材料三:電子垃圾也叫“e垃圾”,是家庭和企業報廢的電子產品,如果隨意丟棄,其有毒物質就會進入土壤、空氣和水中。2014年,我國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等產品的報廢量超過1億臺,而實際進入正規處理機構回收利用的卻不多。
材料四:201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強化城市規劃,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舉措。
(1)據材料一可知,平均每小時每條車道空間上,公共汽車可運輸( )。
A.3000人
B.6000人
C.1萬人
D.6萬人
(2)根據材料一分析,下列做法不利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是( )。
A.步行上學
B.搭乘地鐵
C.多開小汽車
D.乘坐公共汽車
(3)從材料二可以看出,地下水水質優良級所占比例是( )。
A.10.8%
B.25.9%
C.1.8%
D.45.4%
(4)電子垃圾既是“環境的炸彈”,也是“身邊的礦山”,結合材料三分析,針對廢舊手機處理,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隨意丟棄
B.埋在土里
C.扔進河里
D.交給正規處理機構回收利用
(5)據材料四分析,建設宜居城市應采取的措施是( )。
①市區內建鋼鐵廠 ②完善公共交通 ③污水治理 ④垃圾處理 ⑤減少綠地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6)有人這樣說過,“我一人之力固然不能消除污染,但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莊嚴責任”。 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宜居城市的建設做些什么?(寫出一條措施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請結合“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 (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了 ( )
A.地球是不斷自轉的
B.晝夜是不斷更替
C.地球是一個球體
D.“蓋天說”的說法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D點的地理坐標: D點( , )。
(2)從南北半球來看,B點位于半球;從東西半球看,C點位于半球。
(3)A點屬于(高、中、低)緯度地區;C點屬于(高、中、低)緯度地區。
(4)A,B,C三點中緯線圈最長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