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表為2012年至2014年我國人口統計數據。讀表,完成下面小題。
【1】2012年至2014年期間,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說明
A. 人口先增加后減少 B. 人口先減少后增加
C. 人口增長速度先變快后變慢 D. 人口增長速度先變慢后變快
【2】2016年我國開始實施“全面放開二孩”的人口政策,這一政策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長遠影響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 ②導致人口增長率持續上升
③緩解勞動人口比重減少趨勢 ④改善男女性別比失衡狀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模式”,下面是該小組的探究程序,請你與該小組一道完成探究過程。
探究主題: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模式
探究資料:圖
嘗試探究:
(1)緯度位置對氣候類型的影響;赤道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
(2)海陸位置對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帶氣候類型的影響
大陸西岸:北緯30-40為A 氣候;北緯40-60為B 氣候。
大陸中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東岸:北緯35-55為C 氣候。
歸納總結:
氣候類型的分布,可以從緯度、海陸等等方面分析。
請將代表A、C兩種氣候類型的字母分別填寫到圖26中,完成亞歐大陸氣候類型模式圖。
拓展延伸:
(1)圖27為某洲氣候類型分布,請根據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判斷:
① 氣候,② 氣候
(2)該大洲東部與亞洲東部相比,季風特征不顯著,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陸上主要山脈分布圖,并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
山脈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海域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_。
(2)山脈①西側為_________(地形區名稱);山脈②東側為_________(地形區名稱);山脈③南側為_________(氣候類型名稱)。
(3)⑤省的省會是_________,⑥省的簡稱是_________。
(4)⑦省(區)南部是我國_________、_________兩大河流的發源地。
(5)⑧處為_________盆地,該盆地蘊藏了豐富的_________(礦產)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各題。
(1)長江發源于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劃分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是:M__________,N__________。
(2)長江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游河段,被稱為__________,其流域有我國最大的水利發電站G__________。
(3)長江開發過程中要注意__________,具體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漫畫《長江與黃河的對話》,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長江、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江與黃河的流程分別是我國第一與第二長的河流
B.長江與黃河的徑流量分別是我國第一與第二大的河流
C.黃河水量充足,水流平緩,水運業發達
D.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黃河發源于黃土高原
【2】下列關于“黃河”形成主要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中華民族自古是炎黃子孫,故名“黃河”
B.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黃土土壤呈黃色
C.流域氣候干旱,風力強勁,滿地黃沙
D.過度開墾,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近電影《戰狼2》熱播,讓國人熱血沸騰,如果你是一名特種兵戰士,請利用經緯網對油輪“中國夢”號進行定位。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一艘油輪由①地出發,經過②地和③地,到達④地。油輪出發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A. 東經130°,北緯10°
B. 東經150°,南緯30°
C. 西經130°,南緯10°
D. 東經150°,北緯30°
【2】油輪經過的四個地點中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赤道地區主要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極地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甲地是溫帶季風氣候,乙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亞歐大陸內部有一高原山地氣候區,此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四圖中,能夠反映丙地氣候特征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1】該圖所示的黃河河道,出現在( )
A. 黃河的上游 B. 黃河的中游 C. 黃河的下游 D. 黃河的中游和下游
【2】【2】形成該圖所示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黃河上游的梯級開發 B. 黃河沿岸工農業用水量的增加
C. 內蒙古高原的過度放牧 D.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