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動物世界》欄目中經常看到非洲熱帶草原上的動物,每年周期性大規模遷徙的壯觀景象。中圖示意非洲的氣候分布,左右圖分別示意A、B兩地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非洲熱帶草原野生動物遷徙方向及時間是
A. 6月份,從A區開始向南遷徒
B. 6月份,從B區開始向南遷徙
C. 12月至次年5月,動物集中在A區域活動
D. 12月至次年5月,動物集中在B區域活動
【2】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周期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
A. 躲避天敵 B. 追逐水源和食物
C. 躲避炎熱天氣 D. 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3】一般不參與大遷徙的非洲野生動物是
A. 斑馬 B. 角馬 C. 獅子 D. 大猩猩
【答案】
【1】D
【2】B
【3】D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非洲的熱帶草原特點及其對非洲動物產生的影響。
【1】6月份,北半球熱帶草原(A區域),處于濕季,水草豐茂,所以不會從A處向南遷徙;6月份,南半球熱帶草原(B區域),處于干季,一片枯黃,應從B處向北遷徙;12月到次年5月,北半球熱帶草原(A區域)處于干季,南半球熱帶草原(B區域),處于濕季,所以動物應該集中B區域。
【2】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分明顯的干濕兩季,干季,干燥少雨,大地一片枯黃;濕季,降水豐沛,樹綠草茂,草原上充滿生機,為了適應這種季節帶來的植被變化,所以非洲熱帶草原動物養成了周期性的遷徙。
【3】非洲熱帶草原植食性動物如斑馬、角馬會逐水草遷徙,肉食性動物會追逐植食性動物而遷徙;而大猩猩主要生活在非洲赤道附近的叢林中,一般不會遷徙。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讀下面圖表資料,回答問題。
(1)圖中甲、乙、丙處是我國的三大高原,分別屬于我國的三大地理區域,其中,甲高原所屬區域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乙高原存在的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
(2)讀圖可知,圖示區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
(3)在丙高原無論干農活,還是去趕集,背簍是農民常備的用具(圖2)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年第一季度,貴州省GDP增長速度居全國首位,其中旅游業貢獻較大。根據上面的“貴州省近三年旅游人數收入增長統計表”數據,歸納貴州旅游業發展的特點。______________。分析貴州發展旅游業的資源優勢。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隨著全球變暖和冰川變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兩個月時間可以通航。下圖示意一輪船從諾姆港到摩爾曼斯克港的航線。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小題1)諾姆港臨近的地理分界線是( )
A. 北冰洋和大西洋 B. 歐洲和北美洲 C. 亞洲和歐洲 D. 亞洲和北美洲
【2】(小題2)該輪船執行航行任務的時間應選擇在( )
A. 1-2月 B. 4-5月 C. 8-9月 D. 11-12月
【3】(小題3)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間,輪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險來自( )
A. 暴風雪 B. 冰山 C. 嚴寒 D. 巨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新疆天山地區的牧民,有遷移輪牧的歷史傳統,下圖示意天山遷移輪牧過程。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小題1)影響圖中四個牧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風力 B. 溫度和降水
C. 土壤 D. 放牧習慣
【2】(小題2)根據不同季節,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輪牧地點對應順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3】(小題3)周期性遷移輪牧的好處主要是
A. 改良牲畜的種類 B. 減少牲畜的病害
C. 減輕草場的壓力 D. 躲避牲畜的天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資料圖,完成下列要求.
(1)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帶,在該溫度帶內,既無陽光直射現象,也無現象.
(2)該地區地形以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南部,其中①山脈是 , 該地雪峰高聳,是登山和的理想場所.
(3)甲、乙兩種氣候類型中,能正確反映A地氣候特征的是 , 該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生長,有利于業的發展.
(4)下列景觀圖中,屬于法國的是 , 能夠反映荷蘭特色的是 . 對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的開發,使歐洲西部成為國際業最發達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