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防治自然災害,保護“家園”,我們一起行動。
(1)綿陽是我國旱災頻發區之一。下列天氣持續,極易形成綿陽嚴重旱災的是( )
A. 晴
B. 陰
C. 暴雨
D. 大雪
(2)旱災給綿陽造成影響最大的生產部門是( )
A.交通運輸業
B.農業
C.旅游業
D.工業
(3)作為中學生,我們為抗旱能做的事是( )
A. 工業再生水利用
B. 農業噴灌
C. 用淘米水澆花
D. 常用水解凍食品
(4)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修建民居,可以減輕( )
A.洪災
B.地震災害
C.旱災
D.低溫凍害
【答案】
(1)A
(2)B
(3)C
(4)B
【解析】(1)干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自然災害。在我國,不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區旱情嚴重,而且在東部季風區亦常出現旱災。 晴朗的天氣氣溫高、蒸發旺盛,極易形成綿陽嚴重旱災。故選:A(2)干旱是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自然災害,不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嚴重,而且在東部季風區也頻繁發生。尤其在中國東部季風區,如綿陽,干旱對農業造成的損失更大。故選:B(3)為解決我國水資源供應緊張的矛盾,作為中學生的我們首先應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節約用水,中學生可以做到的是用淘米水澆花;工業再生水利用、農業噴灌,顯然不是中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常用水解凍食品不應該是為抗旱做的事情。故選:C(4)日本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處于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地震。民居多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建造,可以減輕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員傷害。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土高原景觀圖
(1)讀圖,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特征是_________,當地的傳統民居是____________。
(2)寫出黃土高原的四種地貌景觀。
(3)為了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當地居民采取哪些綜合治理措施,試加以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閱讀澳大利亞有關信息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看到右側地圖,有人馬上得出“澳大利亞是一個以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為主的國家”的結論,圖中支撐這一結論的信息是 。
(2)根據澳大利亞地形剖面圖中的信息,可以認定,該區域西部的地形以 為主。
(3)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試簡要分析其原因 。
(4)圖中信息有利地說明了澳大利亞是( )
A、天然橡膠的故鄉 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C、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D、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山區面積廣大,下列關于如何實現山區社會、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A.山區風景秀麗,開發生態旅游
B.砍伐與撫育更新相結合,大力發展林業
C.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以滿足市場需要
D.山區急流水能豐富,積極建設小水電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我們摒棄破壞“家園”的行為。
(1)圖中千溝萬壑的“面孔”,表明長期的人類活動,造成了當地嚴重的( )
A.水土流失
B.湖泊萎縮
C.凌汛危害
D.城市化問題
(2)下列行為符合黃土高原可持續發展的是( )
A.開墾荒地
B.砍伐森林
C.生態建設
D.過度放牧
(3)新疆塔里木河旁“哭泣的胡楊林”,訴說著當地( )
A.土壤污染嚴重
B.土地荒漠化加重
C.地面在沉降
D.水資源污染嚴重
(4)有利于改善新疆生態環境的措施是( )
A.大量砍伐樹木,提供燃料
B.引塔里木河河水,開墾塔里木盆地
C.減少葡萄種植,增加水稻
D.采用先進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問題。
(1)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 )(山脈)— ( )(河流)。
(2)圖中甲界限大致與1月0℃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確定甲界限的主導因素是( )(填字母)。
A、氣候 B、河流 C、地形 D、土壤
(3)填表比較我國南方村落與北方村落的人文差異。(選擇合適內容的序號填在下表相應的空格中,每個空格只能填一個序號,每個序號只能填一次。)
①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②一年二熟至三熟 ③陸路運輸為主
④水運 ⑤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⑥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